首先看到一个巨大的LEd屏幕。
在原来的历史中,LEd使用的发光二极管技术还没研发出来,当然不可能用上LEd屏幕。事实上。
历史上的LEd技术,是七十年代才出现的,到了八十年代才出现了彩色LEd技术。
直到九十年代,才开始广泛运用,无论是门店招牌,各种广告,还是一些场所的彩色指示灯。实际上。
LEd技术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没什么难度了。
万兴邦只是把原理写出来,交给一个电子方面的工程师,很快就开发出来了,并迅速投入应用。“看安检口的设计,是采纳了我的意见。”
万兴邦很满意。
动车和飞机一样,一旦出事就是大事儿。
在他的建议下,动车的安检非常严格,每一个顾客到安检口的时候,都要把带的包放进安检仪。要是有问题,还会要求开包检查。
旁边有执勤的巡捕。配备实弹。
只要是危险品,不管是易燃易爆物品,还是管制刀具,都不允许带上车,枪械就更不允许了。就算是军方和警方,想把武器带上车,也需要提前报备,经过相关部门批准。
特殊登记。
走特殊通道。
万兴邦没带行李,安检倒是简单的多,只拿着仪器在他身上扫了一下。红灯没亮。
也没有蜂鸣示警。
顺利通过案件进入站台。
看到了由他独立设计的第一辆高速列车,和繁华年代的和谐号高度相似,有十个载客的车厢。这是他第一次看到。
他设计的,但他有别的事要忙,除了设计,其他一切都交给别人了。站台上一大群记者,举着长枪短炮,从各个角度拍摄车身。
他们所使用的相机,(cfah)有将近一半是龙国生产的。
数控机床和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让龙国拥有了加工高精密度机械的能力,其中一个产品就是相机。相机也算是高精尖产品之一。
别看体积小,耗材少,技术含量却很高,售价也很高,利润率远超摩托车和其他一些产品。质量过硬的前提下。
无论是记者,还是其他一些行业需要拍照的人,逐渐开始选择龙国生产的相机。拍摄精度高。
操作简单。性能可靠。
价格相对低一些。当然。
只是比其他同类产品低。
实际上赚的钱一点都不少。
因为龙国有数控机床,有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加工难度下来了,成本也就降下来了。在成本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
就算价格略微低一些,实际利润却一点都不少。同时。
也是龙国官方媒体的标配!
剪彩还没开始。
高速列车还没正式运行。
气氛就接近高潮了,站台上一片喧哗。
很多人和万兴邦一样,听过,看过照片,但第一次见十五,难免有些激动。上午九点。
三掌柜简单发言。
随后下去休息,换发言人上台,回答各国记者问题。
发言人可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需要顶尖的反应能力,以及一颗强大的心脏。
面对各国记者刁钻的问题,要回答,又要考虑到回答之后的影响,绝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儿。至少。
万兴邦认为他干不了。
他又是当发言人,三句话就能把老外记者气吐血,搞砸一场发布会。回答记者环节结束后。
差几分钟就到了十点,十点是列车第一次商业运营的时间。三掌柜购买了第一张高速列车票。
这是一张很有纪念意义的车票,将会被载入史册,放到相关展馆,作为高速列车时代的标志。众人陆续登车。
高速列车的内部设计,和繁华年代的设计基本一样。少数地方有改动。
比如行李架,万兴邦在设计的时候重点加固。
因为六十年代比较特殊,大家出门的时候,都是大包小包的,普遍都带着很多很多的行李。要是行李架不够大,就放不下行李,放不下的行李肯定会丢到过道上。
有可能会影响行车安全。
行李架够大,承重不够也不行。
万一行李架被压垮了,头顶上的行李架砸下来,有可能会要命,而且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命。除此之外。
和繁华年代的高铁区别不大。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欢迎乘坐d00001号动车组,我们……”车内广播声响起。
很多人好奇地左看右看,寻找声音是从哪里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