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形势千变万化,步兵和坦克协同作战,也不能一直是老样子,也要做出一些合理调整。传统的步兵跟在坦克后面,这种简单的协同作战已经落后了,以后会越来越少见。
新型的协同作战,是真正的协同作战。坦克给步兵提供防护,提供火力支援。步兵也要负责坦克的安全。
找到并消灭有反坦克手段的敌人。其实。
坦克从来都不是不可摧毁的。
只是以前的反坦克武器比较弱,想最后一辆坦克,要付出很大代价,甚至要和坦克同归于尽。现在不一样了。
反坦克武器越来越强,攻击距离越来越远,不需要靠近坦克,在很远的地方一炮就能搞定!
这些威力强大的反坦克武器,就算重型坦克也扛不住!性价比还超高。
一个单兵反坦克导弹,或者反坦克火箭,造价低的几百块,高的也就是几千块。一辆坦克呢?
造价动辄几十万。
用几千块换几十万,这买卖太划算了!因而。
以后的坦克,不再适合主力突击。
更适合在后方火力支援,配合步兵,摧毁敌人的工事,为步兵行动提供火力支援扫清障碍。
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命令一大群坦克集团冲锋。结果呢?
被对方的反坦克武器—一点名,一炮一个,再加上速度慢,不够灵活,事到临头跑都跑不了!集体送死!
演习结束。。
万兴邦提出一个要求,要建造一个长期练兵场,是长期的,不能用一两年或三五年就关闭。万兴邦认为,朱日和地区就很合适。
有了练兵场。
以后再有新武器,就能第一时间拉到练兵场上,以实战的要求进行测试,以实战性能为准。理论上的数据,很多时候只有参考作用。
要是优秀的设计师还好。
差一点的设计师,设计武器的时候,其他机械的时候,理论数据和实际数据往往~会差很大。同时。
用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武装一支部队-,为甲方。
把全国各地的部队轮流拉过来,作为乙方,-展开对抗练习。
让甲方部队得到充分的锻炼,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大部队,让全国各地的部队当磨刀石。同时。
全国各地的部队,也不只是当磨刀石,也是对他们的一次高规格检验。根据对抗中的表现,检验他们的水平。
万兴邦还提议,一切以实战为标准,只下达对抗命令,不要剧本,让他们当真实的战争来打!当然。
必要的安全措施还要有的。
毕竟是训练,是磨炼,绝不能造成大规模伤亡。万兴邦提出一个办法。
在人身上,装备上,放上特定的标记物,只要标的物被触发,就判定人员死亡,判定装备报废。任何人,任何装备,一旦报废,必须强制退出战斗。
尽一切可能模拟真实战斗。为此。
万兴邦还拿出了空包弹,就是去掉弹头的子弹或炮弹,装药量也会相应减少。开火的时候,有声光效果,却没有实弹发出。
在繁华年代,在军事演习中,空包弹是必备装备。不过。
空包弹也有一定杀伤力,在超近距离内开火,就算空包弹不致命,也有可能造成一定损伤。万兴邦的提议全票通过。
甲方的战士都是精挑细选的,装备也都是最先进的。
龙兴一型截击机、龙兴一型轰炸机,防空导弹,地对地导弹,远程自行火炮,甚至即将投产的155、203和305毫米自行火炮,都会装备到甲方部队,尽可能把甲方部队武装到牙齿。
这些都是集体装备。
单兵装备当然也要最好的。就有一句话。
最好的,最先进的,最优秀的,全都在甲方部队,并且最高优先级更换新的武器和各种装备。万兴邦建议,甲方部队暂定为一个旅的规模。
从全国各地调来的乙方部队,也必须是精英,同时规模必须达到一个师,这是最低的底线。甲方部队就是用来啃硬骨头的。
最好的装备,最优秀的战士,要是一对一的战斗,达不到磨炼甲方的效果!只有兵力上处于劣势,而且是绝对劣势,才能锻炼甲方。
三天后。
国防下令,组建一个朱日和演习中心,这是一个长期部门,专门负责演习和监督,也是裁判。
朱日和地区,也化为了军事禁区。非军方人员全部迁移。
周围画了警戒线,禁止任何人非法闯入。“让我当甲方部队的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