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秃顶和尚,自身修为不足,竟还敢对他女儿心怀怨恨?
然而,颂宜不是才刚刚与这位所谓的圆通方丈初次见面吗?为何她心中早已将他视为妖僧?
圆通方丈此刻目睹江颂宜手中把玩的鬼胎,心中的疑惑如同梗在喉咙中的鱼刺,难以忍受。他暗自思忖,江颂宜应当并不认识他,对他也不该有所戒备,于是径直发问:“江施主年纪轻轻便能达到如此高深的玄学境界,不知是何方神圣传授了您这一身非凡的本领?”
江颂宜的目光如电,轻轻掠过他一眼,语气淡然:“我师父,如同神龙般神秘莫测,平日隐居于深山古林之中,每逢乱世才会挺身而出,然而他却不慕名利,甘愿隐姓埋名,这便是他高洁的品德和非凡的气节。我怎能违背他的意愿,随意透露他的真实身份呢?”
圆通方丈的面色略带狰狞,心中不禁生疑:江颂宜是否曾在廖倩倩那里见过他?否则她的话语为何带着一丝讥讽之意,让人如坐针毡。
江颂宜并不清楚圆通方丈为何会对她师父的身份产生兴趣,但她对这个妖僧始终保持警惕,自然不可能轻易透露实情。
【好吧,其实我对师父的身份也是一无所知。上一世,我跟随他多年,却始终不知他的名字。但这一世,在太白山上,我意外救下了遭遇刺杀的师父,这才得知他名为漱元道一。】
漱元道一?!
太白山上那个遇刺的书生?
江鼎廉的眉头不由自主地皱起,这个名字……为何听起来如此耳熟?
谁会去刺杀一个普通的书生呢?
不久前,江颂宜曾前往荣恩寺,那时山上遇刺的,分明只有太子一人!
而漱元道一……
太子的母族,漱元氏,已经家道中落,而“道一”这个名字,更是太子的本名。
太子的名讳:辛夷道一。
太子辛夷道一自幼体弱多病,需要在清新幽静的环境中休养,因此他远离了宫廷的喧嚣,选择了居住在太白山下的皇家别院。即便是在重要的节日,他也鲜少涉足金都城。
西魏的文武百官几乎都认定这位太子命不久矣,对他多持冷漠和忽视的态度。
早在数日前的暮色苍茫中,辛夷道一在太白山的密林中遭遇了刺杀,险些命丧黄泉。这则消息,经由皇上派遣的忠诚暗卫迅速传回京城,皇上为了确保太子的安全,于是悄然无声地将他接回宫中,让他得以在深宫之中静养。
太子殿下向来深居简出,不像四皇子那般热衷于穿梭于各家的宴会之中,因此外界对他的了解寥寥无几。
江鼎廉目光深沉地注视着江颂宜,眼神中流露出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他实在想不通,自己的亲女儿怎么会与那位久病卧床、生命垂危的太子殿下扯上关系。她心声中所描述的太子,宛如一位遨游天际、驱魔降妖的仙人,与他们所熟知的那个病态孱弱、奄奄一息的太子殿下,简直是天壤之别。
难道说,这些年来太子殿下一直在暗中修炼仙术,而江颂宜竟然不知晓她口中的那位神秘莫测的师父,正是当朝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