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华赶忙起身。
“他怎么威胁你娘了?”徐蓉问。
少华坐在床边,讲了姚通的威胁逻辑:
少华是逃犯,在这里隐姓埋名成家立业,姚通知道他的身份,如果姚通将他的行踪上报朝廷,一方面,少华本人会受到重罚,徐家受到牵连;另一方面,他父亲的政敌会借机发难,搞不好,邵家那边也会有不好的事情。
徐蓉不解:“姚通举报,他图啥啊!你不是说,漕帮是在你父亲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吗?”
少华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年运河上匪盗猖獗,所以我父亲扶持建立漕帮,是为了清匪。但是现在,漕帮势力庞大,他们自己都成了匪,所以皇上要解散漕帮,不想养虎为患。然而姚通不想失去已有的东西,所以要挟我父亲。”
徐蓉有些了解了,说道:“但是,皇上的命令,你父亲也不能违背吧?”
少华道:“明面上是不能,但是有很多种方法,比如拖个十年八年,或是由明转暗。”
漕帮是有朝廷备书的,一旦解散,这个组织就不存在了,但是,他们可以成立另外一个组织,不叫漕帮,叫某某镖局、或某某商号。只要仍然得到朝廷大员的支持,他们的势力并不会减弱多少。
当然,社会上有许多没有朝廷备书的镖局、商号,人家也照样存活,但是,习惯了朝廷官员都要给几分面子的漕帮,让他们失去曾经的优越感,变成平平无奇的普通镖局商号,这种心理落差,退休官员可能比较容易理解。
少华道:“另外,我母亲说,我最好回到邵州流放地……”
说这话时,他十分不舍的望着徐蓉。
“回邵州?”徐蓉皱眉,不过根据前面说的,姚通威胁,回邵州可以解除威胁。
“我不想走。”少华低头拉起她的手,轻轻揉捏:“我想在你身边,看着孩子出生。”
徐蓉也不希望他走,不仅是因为想要孩子父亲在,还因为邵州肯定环境恶劣,否则当初他也不会逃出来。
“蓉儿……”少华长长叹了口气:“当初我应该听拓跋于荣的,不必送我母亲。”
还有一句他没讲:少华后悔没带徐蓉一起送母亲。如果徐蓉在他身边,姚湘云就没机会偷偷爬上他的床。当然,他压根没提姚湘云爬床的事,所以这句不必讲。
提到拓跋于荣,徐蓉道:“对了,告诉你件事,拓跋于荣的皇兄同意他认我做妹妹了。我们订在后天,举办个认亲宴,庆祝一下。”徐蓉喜笑颜开。
少华反应平淡:“这事我已经知道了。”其实他不太赞同徐蓉认拓跋做哥哥,因为他是夏国人,而且还是位皇子。
“你知道?”
“今天中午在百味楼,杨月灵跟我说过。她还问我,你们酒水准备好了没有,她明天带过来。”
“酒水不必。荣顺号的人会去办的。”徐蓉问:“你去百味楼了?”
“嗯,这次我母亲跟我一块儿回来,我把她安排住在百味楼。家里没有多余的房屋,她回来了也没有地方住。”
徐蓉惊讶:“你母亲又来了?”说完这句感觉语气不对,赶忙解释:“我没有别的意思。”
少华点点头,表示理解。
徐蓉问:“你母亲也跟你一块儿扣在江州?”
“没有,我母亲回了趟京城,又返回江州。”
徐蓉不太理解:“她那么大年纪,来来回回的跑,身体吃得消吗?”
少华垂眸,心中满是歉疚:“她也是为了我。”
徐蓉还是不太理解,说道:“你应该劝劝你母亲,为了你,她就应该保重身体。”
“是!”少华深深吐了口气。
……
此时他俩在“语意”上有些误会。
少华说姚通逼他娶姚湘云,成功了,徐蓉以为只是口头上答应,没想到是婚书都立了,而且是经过邵家父母同意的,邵母返回就是为了立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