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高亢的吆喝声中夹杂着乡音的腔调,摊主们挥舞着手臂,热情地推销着新鲜的蔬菜、香料、布匹、文具,以及各种日常用品。
空气中弥漫着油烟的呛鼻气息、食物的诱人香气和人群的嘈杂声交织在一起,扑面而来。
摊位前,有些乡民穿着简朴的粗布衣衫,袖口卷起,露出晒得黝黑的手臂,正忙着挑选货物。
林向安三人忙碌到现在,早已感到腹中饥饿,肚子里咕咕作响。
顾不上其他,得先填饱肚子。
便在人群中挤出一条路,循着香味找到一家面摊。
摊主是个矮胖的中年汉子,满脸油光,挥舞着大勺在锅里翻炒,热气腾腾的面汤香气四溢,锅边挂着几滴油渍,透着一股浓浓的市井气息。
三人坐下,一人点了一碗汤面,摊主麻利地端上来。
汤底红亮,泛着油光,面条浮在上面如细长的白丝,碗中撒了几粒翠绿的葱花,热气扑鼻,带着浓郁的香辣气息,让人食欲大动。
林向安端起碗,轻轻吹了吹热气,脸上露出一抹满足的神情,筷子夹起面条,送入口中,汤汁的鲜美在唇齿间散开。
孙文石咧嘴一笑,迫不及待地开吃,筷子翻飞,嘴里还嘀咕着“好吃”。
杨辉则慢条斯理地端着碗,低头细品,脸上露出一抹安心的笑意。
吃完面后,腹中饥饿稍解,这才开始置办所需之物。
他们需要买床褥、薄棉被,如今正值夏日,蚊虫肆虐,还得买些艾草捆,挂起来驱蚊。
东西颇多,林向安目光扫过摊位,挑了一家货品齐全的铺子。
摊主是个精瘦的老汉,脸上挂着和蔼的笑,眼角堆满皱纹,手脚麻利地帮他们打包。
他拍了拍胸脯,爽快道:“付完钱,我直接让人给你们送到角门!”
这老汉倒是热情,声音洪亮,带着几分豪爽。
三人各自从钱袋里掏出银钱,递过去时手指轻点数目,老汉接过钱,笑得更深,眼角眯成一条缝,忙不迭地招呼伙计准备送货。
路过时,他们发现不少摊位出售各种包月套餐。
有的摊主举着木牌,高声吆喝:“基础素斋,每日两餐,糙米饭、时蔬、豆腐汤,一个月只要500文!”
声音高亢,带着几分热情,手指挥舞着木牌,脸上满是期待。
还有则推出“科举套餐”,在基础素斋上,加配党参鸡汤、桂圆粥、状元糕,三日一尾西湖醋鱼,一日两餐,包月要一两银子。
摊主咧嘴一笑,补充道:“按时配送到角门,包您满意!”
林向安停下脚步,眯眼看了看木牌上的字样,手指轻抚着下巴,随意地打量。
而孙文石兴致勃勃地凑过去问了几句。
三人交换了个眼神,暂时了解,并未定下。
买完日常生活用品后,就去逛了逛书肆,伙计瞧见人来后,热情的讲解,推荐卖的最多的书。
比如类似考试秘籍,民间流传的热门诗词,各种与乡试有关的书籍等等。
看的人眼花缭乱,反而不知道该买什么了。
挑挑拣拣,最终一人买了一本不同实用的书,准备交换着看。
想着林远、王和信也该饿了,林向安特意挑了几个热气腾腾的包子和馒头,用油纸包好,还买了些糕点和点心,看到有卖杨梅的,便买了一些。
又买了一些厨房简单的用品,可做些简单吃食。
三人满载而归,集市的喧嚣渐渐被抛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