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李修竹,见过学台大人。”
宋道衡翻看名帖,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抹欣赏,笑道:
“不错,倒是教了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好学生。”
李修竹含笑应道:“能遇到林举人这样的学生,倒是在下的荣幸。”
两人简单寒暄几句,言语间皆透着几分惺惺相惜。
随后,林向安又向宋道衡介绍段昊初。
“这位是段昊初,当初学报创办之时,便是由他协助筹划。”
段昊初随即递上名帖,不卑不亢,拱手道:
“学生段昊初,见过学台大人。”
宋道衡看了他一眼,笑道:
“难怪你们县今年考得不错,看来这学报之事,确实大有裨益,日后还得继续办下去。”
想来今年的举人质量大幅提升,学报功不可没。
段昊初沉稳应道:“学生定竭力维持。”
宋道衡略一沉吟,随即转头看向先前交谈的年长官员,笑道:
“吴大人,你向来喜爱才俊,如何?”
那位被称作“吴大人”的官员微微抚须,目光在三人身上缓缓扫过,语气不疾不徐:
“少年得志而不骄,才学深厚且持重,确是可塑之才。”
宋道衡听后,笑意更深,对林向安三人语重心长道:
“你们既是同年,又同在杭州为举人,日后进京会试,切莫懈怠。此去京城,乃是真正龙争虎斗之地,既已踏上仕途,便要步步谨慎。”
林向安三人齐声应是,神色皆透出几分郑重。
这一番交谈,不仅让三人顺利向宋道衡表达了谢意。
也借此契机,与吴大人结识,算是意外之喜。
随后,三人依次向此次的主考官与房师敬酒,虽简单交流了几句,却并未过多攀谈。
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分寸。
敬酒完毕后,他们便聚在一处闲谈,偶有其他举人上前结交,彼此客套几句,气氛倒也融洽。
时间渐近未时,正式宴会终于落下帷幕。
然而,林向安万万没想到,宴会结束后,每位举人竟还收到五两银子。
果然财大气粗,有钱就是不一样呀!
一问之下才知,这是所谓的宴金,乃是惯例。
唯独解元例外,他所获的是学政亲自奖赏的书籍。
林向安心中不禁感叹,果然功名之路,每进一步,便有不同的待遇。
原本以为宴会结束,便可散席回去歇息。
谁知这不过是“官方流程”的终结,接下来竟还有杭州特色的“续宴”。
所有官员与举人移步西湖,舟中设席,即兴题咏赋诗。
看着众人陆续前往,林向安暗叹,这等场合,上官未走,哪有他们先行告退的道理?
无奈之下,只好随众登舟,继续这一场未完的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