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朱元璋龙颜大悦,手里拿着来自边疆的奏报,朗声笑道:“好!好啊!朕的九弟真是个奇才!这才多久,就把边疆治理得井井有条,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简直是人间仙境啊!”
殿下的文武百官纷纷附和,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李大人真是国之栋梁啊!这等经天纬地之才,我等望尘莫及!”
“可不是嘛!想当初那鸟不拉屎的边疆,现在竟然成了香饽饽,谁不想去沾沾光啊!”
“李大人这一手,简直是点石成金啊!我大明王朝,有了李大人,何愁不兴盛!”
朝堂之上,一片喜气洋洋。
李明的名字,如同春风般,吹遍了大街小巷。
百姓们奔走相告,纷纷称赞这位为他们带来福祉的“九千岁”。
酒肆茶楼里,说书先生将李明的功绩添油加醋地演绎成传奇故事,引得听众们如痴如醉。
“话说这李大人啊,那可是文曲星下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
“可不是嘛!我听说啊,他还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呢!”
百姓们对李明的敬仰之情,简直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
有人甚至在家中供奉起李明的画像,早晚三炷香,祈求平安富贵。
边疆的繁荣,也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各地官员纷纷效仿李明的做法,积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一时间,大明王朝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李明却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他知道,边疆的繁荣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大的挑战还在等着他。
“盐啊……”李明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远处的京城,喃喃自语。
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仿佛能穿透重重迷雾,看到未来的方向。
盐,这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却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
然而,如今的盐政却是一团乱麻,盐商垄断,私盐泛滥,旧盐政官员尸位素餐,贪污腐败,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这盐政,非改不可!”李明握紧了拳头
他仿佛看到,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如同巨大的怪兽,张牙舞爪地向他扑来。
那些贪婪的盐商,腐败的官员,如同吸血的蚂蟥,紧紧地吸附在国家的肌体上。
“来人!”李明沉声说道。
“大人有何吩咐?”一名侍卫应声而入。
“备轿!去盐政司!”李明的语气坚定而有力,仿佛带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
侍卫领命而去,李明则转身走向书桌,拿起一份关于盐政的报告,仔细地翻阅起来。
他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敲响盐政改革的战鼓。
夜幕降临,京城灯火通明。
一辆马车缓缓地驶向盐政司,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神秘。
马车停下,李明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抬头望向盐政司的大门,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吱呀——”一声,盐政司的大门缓缓打开,仿佛通往一个未知的世界。
李明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他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大人,您来了。”一个声音打破了寂静。
李明转头看去,只见一个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正站在他的身后,脸上带着一丝谄媚的笑容。
“你是……”李明微微皱眉,问道。
“下官是盐政司主事,王大人。”中年男子连忙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地说道。
李明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个人。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能看穿人心。
“王大人,”李明突然开口,语气平静,“你知道我今天来,是为了什么吗?”
王主事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的眼神闪烁不定,不敢直视李明的目光。
“下官……下官不知……”他支支吾吾地说道。
李明冷笑一声,说道:“好吧,既然你不知道,那我就告诉你。”
他顿了顿,然后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今天来,是为了……”
“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