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抉择(2 / 2)

苏温言若是命丧安南,死在叛军之手,北辽王必然会以此为借口,挥师南下,直接杀到安南来,到时候一定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想到这里,泰禾的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

如今京营在之前的战事中已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到那时,又有谁能阻挡北辽的铁骑?

各地藩王?他们向来心怀鬼胎,平日里便对朝廷的权力虎视眈眈,如今这般局势,他们不趁机作乱、谋取私利就已是万幸,又怎能指望他们出兵相助,抵御北辽呢?

其他边军呢?他们同样各有盘算,说不定会打着援助的旗号,行扩充自身实力之实,谁又能保证他们不是新的恶狼,趁虚而入,给朝廷带来更大的灾难?

就在这千头万绪、满心焦虑之时,泰禾的思绪突然飘回到与苏温言同行的那段日子。

那时,苏温言曾作出一首诗词:“假邑邀真邑命分,明庭元有至公存。每锄奸弊同荆棘,唯抚孤惸似子孙。折狱不曾偏下笔,襟长是大开门。”

这首诗此刻在他脑海中不断回响,如同一盏明灯,在这黑暗混乱的时刻,照亮了他的内心。

他缓缓低下头,目光越过层层人群,落在下方还在与崔古部浴血奋战的苏温言身上。

战场上尘土飞扬,苏温言的身影在其中时隐时现,却始终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不倒,带领着将士们奋勇拼杀。

也许他真的能改变如今朝堂的局势,改变大乾的颓势吧,泰禾在心中想到。

看着那坚毅的身影,泰禾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决绝的勇气,眼神瞬间变得坚定无比,仿佛能穿透这弥漫的硝烟。

他猛地伸手,扯过握在亲卫手上的缰绳,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犹豫。

紧接着,他用力一勒缰绳,战马前蹄高高扬起,发出一声嘶鸣,在原地快速调转马头,随后如离弦之箭般,重新向着山坡上冲去,尘土高高扬起,遮蔽众人视线。

刚刚还与赵国公一同撤退的将领和他的亲卫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得目瞪口呆,一时间竟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们看着远去的赵国公,脸上满是震惊与担忧,愣了片刻后,才纷纷回过神来,大声呼喊。“元帅,不可啊!”声音中带着焦急与惶恐,在这嘈杂的战场上显得格外突兀。

“元帅,上面太危险了,先撤吧!”另一些人也跟着叫嚷起来,他们的声音中带着哀求,试图劝回这位冲动的元帅。

然而,崔古的亲卫统领,也是他的义子郭修,反应却截然不同。

他目光敏锐,瞬间便明白了元帅的意图,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与决然。“快,保护元帅!”他大声吼道,声音洪亮而有力,在战场上回荡。

话音刚落,他便用力一夹马腹,战马长嘶一声,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朝着泰禾离去的方向疾驰而去。

他身后跟随的亲卫们,训练有素,毫不犹豫地齐齐调转马头,紧紧跟在郭修身后,向着泰禾追赶上去。

他们的身影整齐而坚定,马蹄声踏在大地上,他们是泰禾最忠实的拥趸。

那些将领们,有的还在犹豫纠结,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在撤退与追随元帅之间摇摆不定;有的则被泰禾的勇气所感染,热血涌上心头,同样策马向着泰禾的方向冲了过去。

抗纛的将领们更是没有丝毫犹豫,他们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必须时刻守护在元帅身边。

他们用力挥动手中的旗帜,那旗帜在风中烈烈作响,仿佛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呐喊助威。

一时间,原本混乱撤退的队伍,被泰禾这一决然的举动瞬间分为了三波。

留在原地的一些将领,看着远去的泰禾,忍不住跺脚骂道:“糊涂呀!”他们的声音中带着无奈与不甘。

他们先是看了看山下仍在激战的战场,硝烟弥漫中,生死搏杀仍在继续;又看了看远去的泰禾,心中满是纠结。

但最终,出于对元帅的忠诚,他们也只能无奈地策马追赶自家元帅,身影渐渐消失在扬起的尘土之中。

最新小说: 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 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 流氓老师 都重生了谁还正经创业啊 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始皇弟 斗罗:绝世之邪魇魔神 隋唐上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