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他和赵朗的比斗中处于下风,确实没有显露败象。他剑术相较赵朗,确实差了不止一筹,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他毕竟不是剑修,一身本事并未完全施展。
不说别的,单靠一身固若金汤的防御,程振便有信心立于不败之地。
前后与赵朗斗了这么久,他也摸清了对手的一些底细。赵朗的剑突出一个快字,这也是剑修最大优势之一。所谓唯快不破,占了个快字,剑修便占据了绝对主动,进可攻退可守,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快之外,论及攻击威力,赵朗的剑自也犀利。不过,在程振看来,却也在可承受范围。程振数次以身试剑,凭借着“金阙驻身”的防御,几次都将赵朗的剑丸挡了下来。
或许赵朗还有什么底牌,比如之前斩破李问召唤的山岳那一击。以那种斩击威力或许足以突破程振的防御。到那时他便会发现,程振周身其实还有一道更为坚固的防御在等着他。
九岳清音这门神通,程振经过这些年的钻研,使用起来已经很是圆熟,动念之间便可发动。这神通用来攻击可截断江河震碎山岳,用来防御也是世间少有的护体神通。
有此底牌在,程振和赵朗的比斗时更加放得开。明知剑术有差距,他也可以毫无顾虑地与赵朗对攻。
虽说都到现在,他那数十道剑光连赵朗的衣襟都还没沾到,但也通过成百上千次与剑丸的交击中有了不小收获。
程振最先发现的是自己分化剑光的问题。他分化三十六道剑光,却斗不过赵朗三四道剑光,除了对方剑术、剑丸的优势外,他自身的问题也很大。
三十六道剑光本质是程振玄光所化,与他心神如一,论对剑光掌控其实并不弱于剑修那性命交修的剑丸。但是,力分则弱,以一心御三十六剑,凭程振现在的修为还是太过勉强。
平时与其他人演练时,三十六道剑光往来迅捷,又自成阵势,倒也没有太大破绽。但在剑修面前,这种相互配合就不够看了。在赵朗这种剑修眼中,程振那种剑光配合或许全是破绽,不过徒有其表罢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程振立即做出了调整,他直接将三十六道剑光合为十二数。数量只有原来三一,却并没有让对战局势恶化。这番变化后,程振发觉自己御使剑光与剑丸交击时,更能掌握对方的变化细节了。
待程振习惯了这种变化再度将剑光减为八道时,便偶尔能以太乙分光秘术击中剑丸了。
当然,这种减法也导致了程振对于赵朗攻击的限制少了,不可避免地会被其剑光斩中。他防御足够,对此并不在意,却是让赵朗感觉有些棘手。
……
pS:之前应该说过,《金阙灵书》即《太乙金华秘要》,就像《道德经》、《老子》、《道德真经》、《五千言》、《五千文》都是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