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用说的这么直白吗“哎呀,这是谁啊,这么漂亮呀——”
“咯咯咯——”
从车上下来,李姝每见到一个人,都要显摆一下自己的小脑袋瓜。
妈妈给买的红头绳,虽然她的头发并不是很长,但还是能编成小辫子的。
“从小就这么爱美呀——”
小燕凑近了脑门,跟李姝顶了个哞,逗得她直咯咯咯地笑。
李学武将闺女放在了地上,由着她继续显摆。
“我来帮你——”
车后厢里有一堆东西,都是今天逛街的战利品。
大中午的,店里没什么人,听见西院的动静,王亚梅出来帮忙。
“怎么买这么多东西”
她接了李学武递过来的箱子,好奇地问道:“准备在这边常住了”
“不常住就不能准备了”
递了箱子给她,顺便在她的脑门上弹了个脑瓜崩。
“我看你趴柜台上都要睡着了——”
“骗人——”
王亚梅撅了撅嘴,哼声道:“我才不信你能看见柜台那。”
说闹着,众人帮忙,把需要搬下去的箱子搬去了院里。
一会儿李学武还得去俱乐部一趟,把这一周的工作过一过。
当然是回来吃晚饭,吃了晚饭早点回家。
周一两人都要上班,可不能从这边走,就是孩子也照顾不过来。
每周住一晚上,已经是李学武解母亲忧的最大限度了。
中午太阳毒,众人并没有在院里多停留,顾宁着急孩子,早带着李姝往院里走了。
“咋买了这么多东西”
瞧见李学武和小燕她们搬了几个箱子进来,刚刚睡醒的刘茵诧异道。
中午吃完饭后,赵雅芳和她哄了孩子入睡,自己也睡了个晌午觉。
许是听见了后院的车动静,这才醒来的。
她下地洗了把脸,便忙着要归置地上的箱子。
“买了些布料和鞋底儿,大人小孩的都有。”
李学武给母亲解释道:“小宁瞧见店里的毛线蛮好的,便多买了一些,正好该打毛衣了。”
他怕母亲唠叨,笑着说道:“山上冷的早,我爸又喜欢穿您做的鞋和毛衣,算我尽半个孝心吧。”
“就你会说——”
刘茵哪里不知道儿子的心思,说是给他爸买的鞋底和织毛衣的毛线。
可看看箱子里的鞋底和毛线,他爸就是蜈蚣,这鞋底也足够穿了,就是大象,这毛衣也能织的开了。
明显的,是把全家的需要都带出来了,只用了个给他爸尽孝的由头。
不过家和万事兴,老二两口子出去玩,还能想着全家,她这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尤其是顾宁拿出了包里的发卡与她们分,更得了刘茵又夸又赞的。
老太太、刘茵、赵雅芳、姬毓秀,就连出差的李雪都没落下。
“瞧给咱妈乐的,学武买这么多东西都没得一句夸——”
赵雅芳逗着婆婆说道:“只得了二儿媳妇儿一个发卡就这么高兴啊”
“那是——”
刘茵笑着说道:“儿子给的能比得上儿媳妇儿给的好嘛!”
“呀——妈说这话是说给咱们听的吧”
赵雅芳真能闹,转头便拍了姬毓秀提醒道:“瞧你,一点都不懂事,学学你二嫂。”
姬毓秀好笑地撅了嘴,道:“大嫂,您是真怕咱们家打不起来呀——!”
“哈哈哈——”
“呵呵呵——”
李姝见大人们笑,她也不知道咋地了,反正跟着笑就完了。
只等笑的差不多了,她这才晃着小脑袋,跟摇头狮子似的,往大娘和三婶跟前儿凑合。
姬毓秀好笑地抱了她,逗着说道:“好好好,我都看见了,别再晃了,再晃脑子里都成浆糊了——”
“我好不好看”
李姝笑嘻嘻地问道:“小婶儿你说我好不好看”
“那当然好看了,李姝是我们家最好看的了,谁都比不上。”
姬毓秀点了点李姝的小鼻子,问道:“那你告诉小婶,跟你妈妈比,大娘漂亮,还是你妈妈更漂亮”
“我……”
李姝刚想回答,又发觉这个问题真难回答呀。
妈妈当然是漂亮的,可大娘对她也很好啊,当着面怎么说呀。
“老三,还是你行啊——”
赵雅芳好笑道:“你说我怕家里打不起来,你这是怕家里打不热闹啊!”
“哈哈哈——”
姬毓秀抱着李姝坐在腿上,继续问她:“快说,到底是妈妈漂亮,还是大娘漂亮。”
她逗着李姝道:“说出来一个,小婶儿带你买雪糕吃去。”
“雪糕——我想吃!”
这倒是引起了李姝的兴趣,她小馋猫一个,听着雪糕嘴角都有口水了。
“那你说,你说谁更漂亮”
姬毓秀笑着挑了挑眉毛,道:“你说了,小婶儿现在就带你去买,咱买奶油雪糕去,可香可甜了。”
“我……奶油雪糕——”
李姝瞪大了眼睛,口水真要流下来了。
她看了看小婶掏出来的钱票,眼珠子一转,大声喊道:“小婶儿最漂亮——!”
“哈哈哈——!”
屋里等着她回答的众人齐声大笑。
姬毓秀好气又好笑地咯吱她,追问道:“比你妈妈还漂亮”
“咯咯咯——”
李姝给咯吱的咯咯直笑,脑袋上红头绳扎着的小辫乱跳。
这顿雪糕李姝是凭本事吃到的,还真就是奶油雪糕。
这个时候的冷饮并不便宜,你瞧见李学武往家里成箱的搬汽水,实际上红星厂自己产的,成本低。
但你要在大街上或者店里买,多是冷饮二厂的,也就是北冰洋,那可就贵了。
小豆、红果冰棍每支三分钱,奶油冰棍五分,雪糕一毛;汽水每瓶一毛五;冰激凌两毛五到三毛。
“看——!雪糕!”
李姝一进院便开始炫耀,逮着谁跟谁说自己得了雪糕和红头绳。
李家现在三个小孩子,就属她最大,也正是会说会闹的时候,所以全家的喜爱都叫她一个人得了去。
可真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甭说一毛钱一串的奶油雪糕,就是三毛钱的冰激凌姬毓秀也舍得给她买啊,只是她太小,吃不了多少。
就是这雪糕,也是姬毓秀多吃了几口,只给她留了一小块慢慢吃。
——
要论这院里生活条件最好的,那不用比,更不用说,准是李家。
你看李顺还是那一身穿着,看李家老太太和刘茵还是那么朴素。
穿上面你看不出什么来。
李学文和赵雅芳是知识分子,常年都是那几个样。
夏天了,无非赵雅芳多了几条裙子,李学文多了几件衬衫。
你看李学文,就是多出来的大裤衩,那都是裤子改的。
李家是有条件了,可有条件也不等于胡吃海塞,浪费金钱。
要真是飘了,甭说院里人讲究,就是老太太和刘茵也要说的。
李学武不一样,平日里不住在这边,衣食住行大家也看不到。
但知道的,了解他的,真没见着他有多奢侈。
白衬衫,黑西裤,黑皮鞋,常年都这样,就是冬天了,他不穿家里做的那种袄,而是皮夹克或者行政夹克,要不就是呢子大衣。
这比不了,人家是干部,工资高,赚的也多,买得起这个。
顾宁也是一样,平日里都是医院里发的服装,只有在家的时候,才会换上裙子。
可也不是裙子,是部队制服里的裙装,前些年的制服。
瞧这两口子出门,看得出来是干部,但看不出来多有钱。
无非就是衣服上没有补丁,衣袖上没有磨出来的线头罢了。
多有钱,看吃
这倒是能看得出几分来,可李家一直都不困难,尤其是在吃上面。
李顺挣的工资并不少,七十多块钱,养四个孩子不困难。
可钱都哪儿去了
一部分要存起来,给三个儿子说媳妇儿用。
大部分都用在了吃上面。
尤其是前些年,众所周知的原因,城里是没特别短粮,可实际上也并不多粮,全国上下扎紧裤腰带啊。
当爹妈的,自己裤腰带可以使劲勒,舍得勒孩子的
那些年,李家的议价粮可没少买。
啥叫议价粮
就是前些年物价水平不稳,粮食供应不足的时候,特别提供的议价商品粮。
不限量,不用票,比正常粮价高十倍,随便买。
不仅仅是粮食,还包括了肉食和其他副食品。
你说这钱哪去了,三个大小伙子,噌噌长大个。
这院里哪有一米八几的大个子啊,李家有仨。
一般人家说养姑娘白费钱,可李家不这么想,李雪的身高也不矮。
老太太讲的明白,穿好穿赖,都是外在,吃饱穿暖,才是实在。
住对门的闫富贵以前老说李顺不会过日子,这钱都成了粪了。
可不是嘛,钱买粮食吃,吃完不都拉出去了嘛。
他就不这么想,有钱多攒攒,兜里有钱,心里不慌。
所以你看,闫家几个孩子,可比不上李家几个孩子长得好。
最高的还是闫解成,可比李学才都不如,跟李雪差不多高。
长子嘛,吃的自然好一些,生出来的时候就这一个,喂得也多。
可惜了,长得高,死的也早。
等再往后就不行了,家里孩子越多,伙食状况越差。
你看闫解旷长得,就跟小土豆成精了似的,他能长高嘛。
这院里舍得给孩子吃的,还有两家。
一家就是傻柱家,你看傻柱他爸跟着个娘们跑了,可跑的那一年雨水已经大了,小时候没短了她吃的。
你想吧,厨子家能少了吃的
所以你看傻柱的个儿不算矮,雨水的个儿也不矮。
甭说傻柱的个不高啊,他在这院里算是平均身高往上数了。
还有一家,贾家。
大脸猫棒梗,这小子从小就不缺营养,甚至都有点营养过剩了。
这年头,谁家要是养个小胖子,都得说他爹是干部。
因为不是干部家的孩子,吃不了这么胖,没有油水咋胖。
可你瞧了,大脸猫都十二了,腮帮子上的肉还没甩下去呢。
当然了,吃的好坏是一方面,基因上也有限制。
父母都是矮子,要是生出个一米八几的大高个,那是得查一查的。
除非脸部特征很明显,否则很有可能是隔壁老王的。
“李处长,没出去啊”
“刚回来没多大一会。”
李学武从家里出来,正撞见葛淑琴抱着孩子进院。
如果对方不打招呼,他也只当是没注意,更不会在意。
倒是葛淑琴,上班了,孩子大了,明白了许多事。
以前要见着李学武,不是躲了就是低头走过去了。
现在见着,必然是要主动打招呼的。
“这是抱孩子出去了”
李学武看了看她怀里的小姑娘,心里一算计,应该是九个月大了。
可能是早产,再加上出生后葛淑琴心里有火,营养再跟不上。
这孩子看着也就五六个月那般大,真比较起来,李唐那个小胖子都快撵上她了。
一般来说,家里给的营养充足,九个月大的孩子能爬能扶着墙站着了,就是抱在怀里也显着大了。
看这小姑娘,虽然精神挺好的,就是长得不胖乎。
要说起来,能养活到现在,且吃喝不愁,多亏葛淑琴刚强一把。
真要在闫解成死的那时候心死了,或者丢下这个孩子一走了之。
就以闫家的德行,这孩子绝对活不过去年冬天。
要不怎么说生来都是命,看落在谁家呢。
李姝的命比这孩子的命还要苦呢,可捡着落在了李家,得了李学武这个爹,得了顾宁这个妈。
亲爹妈也就是这样了,还有谁家小孩儿比得上大魔王活的好。
姬毓秀买雪糕自然不能指给孩子买,家里人都带了,就连西院上班的那几人都带上了。
李学才还是学生,不赚工资,她是赚工资的。
可工资也就在自己穿用上,在家里吃住,婆婆可没跟她要过一分钱。
倒是粮食本和副食本放在了家里,真是撒手的掌柜一般。
赵雅芳给李学武管着西院回收站的账,李学武叫沈国栋特意给她做了一份工资,她给划了下去,没要。
这一家人虽然分了家,可有李学武做表率,都有个和睦的样。
所以今天大采购,顾宁挑挑选选的,可不止李学武说的鞋底和毛线。
天热了,顾宁想着给婆婆和老太太买两身凉快的衣服。
可又担心两人嫌弃买的衣服贵,便一股脑的买了几样凉快的布料。
她没说是专门给老太太和婆婆做衣服,只说了自己也想做,一家人正合计呢,怎么算这布料的尺寸都多。
刘茵知道了儿媳妇的心意,心里美着,嘴里却也没说什么败兴的话。
李姝叽叽喳喳地跟着吵闹,也要做衣服,这边家里两台缝纫机。
瞧她们这样子,是要今天就做出几件来似的。
——
葛淑琴抱着孩子站在垂门门口,就跟李学武说话的工夫,也听见了李家的热闹。
不过她没眼气,真要眼气,她也不会留在闫家,跟闫解放过日子。
“街道说要给孩子打预防针,我们这不抱着去了嘛。”
她颠了颠怀里的孩子,给李学武解释道:“说是流感疫苗,你家孩子也打了吧”
“李姝应该是打了,她妈带着去医院给打的。”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注意点,别沾着水,别吃刺激性的东西。”
葛淑琴怀里的小姑娘好奇地打量着他,一点都不害怕。
“大夫叮嘱了,说是这两天加小心。”
她谢了李学武的提醒,又笑着问道:“您这是要出去啊”
“去看个朋友”李学武微笑着看了小姑娘点点头,又看了葛淑琴一眼,问道:“工作还顺利吧”
“谢谢您关心,挺好的。”
葛淑琴想说的就是这个,她已经给李学武道过谢了。
只是越是在值班室工作,越能感受到李学武当初对她的照顾。
要还在后勤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不说,就是这工作也太辛苦。
倒不是她吃不得辛苦,挑三拣四,只是打去年生孩子时候落下的病根,身体一直不是很好。
只是这一春天,闫解放悉心照顾,营养给的足,这才有了精气神。
所以院里人没有讲究闫解放的,更没有瞧不起葛淑琴的。
啥礼仪道德的,好好过日子比啥都强。
真有舌头长的,过得日子还没有他们小两口舒坦呢。
“解放工作也挺好的,一直想找机会跟您道声谢呢,也没机会。”
“嗨——跟我道什么谢。”
李学武摆了摆手,说道:“听国栋说了,四十多个人,就属他最能干。”
“是沈经理照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