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我闺女努力呢“周自强回去了”
李学武将手里的包递给了彭晓力,瞅了从大堂跟上来的大胸弟一眼。
“昨晚上走的,”李文彪抬手抹了一把鼻涕,道:“说是回去准备摆席。”
“码的,真是个禽兽——”
给李学武解释完,他又嘀咕了一句:“特么的,怎么下得去手!”
“咋了”李学武回头瞧了一眼,问道:“是羡慕啊,还是嫉妒啊”
“嗨——您当我是啥人了!”
大胸弟一脸的委屈,辩白道:“我就是替那素未谋面的姑娘不值呗。”
“您是不知道,大强子蔫坏损啊,在您面前愣装老实且……”
“哦,他蔫坏损啊——”
李学武打量了他一眼,点点头问道:“既然是素未谋面,你就是好人了呗”
“那是啊——”
大胸弟认真地强调道:“我人品要是不行,麦庆兰能看上我啊”
他真有的说啊,下巴一点,反问道:“您不会觉得庆兰是相中我的外表了吧”
“嗯,有可能,”李学武走下台阶,站在了车前面,拍了拍大胸弟的肥脸道:“万一她喜欢猪呢”
“呵——”
彭晓力一个没忍住,笑声憋在了嗓子眼里,呛的这个难受。
老彪子斜瞥了他一眼,笑了笑没在意,两人算是认识,只是没打过交道而已。
“怕兄弟吃苦,又怕兄弟太幸福——”
李学武跳上汽车,歪了歪脑袋说道:“我看你这人品也不咋地!”
“人家大强子还知道有钱不能在刀刃上呢。”
“别听他放屁!”老彪子从另一边上了汽车,嘴里狡辩道:“我都好几天没去找刀刃……那谁去了。”
没等李学武再说,他主动“揭发”道:“您就当他是好人了”
“他特么是没把钱在刀刃上,都把钱在刀把上了!”
“他在吉城青年市场还养个小寡妇呢,这您不知道吧,据说是张万河的姘头……”
“咳咳咳——”
坐在副驾驶的彭晓力骤然听到这样的边新闻,实在是有些遭不住。
乐意听当然是乐意的,只是车里四个大老爷们,讲这种事总有点……尴尬。
哥,私下里再讲呗!
乐意听——!——
独怜幽草涧边生,
声若黄鹂深杵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夜肚无人周哼哼。
老彪子上了李学武的车,周亚梅则是坐在了老四开的羚羊吉普车上。
两台羚羊一前一后,直奔炼钢厂办公区门口而去。
在门口稍稍等了没有两分钟,汇同了四台羚羊,直奔厂区外。
六台羚羊组成的小车队已经颇具壮观,一般的工厂可没有这个排场。
近水楼台先得月,炼钢厂守着汽车制造厂,必然先分得了一批公务车。
这台车的质量口碑还在发酵中,不过从市场上的反馈来看,热度很高。
十八个主要城市办事处正在发挥职能,把红星厂的主打产品推广出去。
同时,也在调研各地土特产的经济性,是否符合运营标准。
贸易管理中心做的是贸易平台。
虽然本体是红星厂,但在业务和管理上,还是以平台的身份来做工作。
红星厂也通过贸易管理中心采购和销售,且是作为主要采购商和供应商而存在。
如果非要跟后世对比,贸易管理中心不像某宝,而是像某东,带有自营性质。
但与某东的差别是,红星厂还有一些某米的特征,某力的核心科技。
研发、管理、生产、营销,这两年红星厂一直在补短板,一直在搞生产。
既做到了逆水行舟,又做到了顺天应时。
老话说的好啊,辉煌时刻谁都有,别拿一刻当永久。
红星厂不是没有飘的,但没有不怕刀的。
在一般职工的眼里,红星厂没有短板,发展的已经很哇塞了。
今年立项和建设了这么多项目,兼并了这么多的工厂,接收了这么多的工人。
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依旧能让福利待遇保持正向增长,这还不哇塞吗
但在李学武的眼里,红星厂没有长板,反过来说就是,都特么是短板!
在老李的眼里,李学武说是短板,那必然是短板。
李学武是怎么看问题的
从提级开始谋划,到定策集团化,然后是三年计划,五年规划。
在其参与设计的发展规划中,从多个角度重新定义了红星厂。
打造生态工业区、红星钢城生产基地、津门贸易管理中心等等。
扩张和建设内贸渠道,打通外贸最后一道关口。
用别人的钱建设红星厂,用空手套白狼让红星厂建立起了三产和联合工业。
他是站在超远距离的视角上看待问题的,一切都要向前看。
所以,红星厂内部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特别的奇葩。
职工们已经满足现状了,干部们已经志得意满了,唯独管理层在做牛做马。
不满意啊,所有人都不满意啊!
有自己的汽车制造厂怎么了
有自己的船舶制造厂怎么了
有自己的飞机制造厂怎么了
……
很一般嘛,对不对
有什么好骄傲的
我们是什么
我们就是一家普普通通的工厂嘛!
这么多人要养,这么多计划任务要完成,这么多工业指标要建设……
职工们是满意了,干部们也自豪了,可当厂领导们想要骄傲一下的时候,有个混蛋特别的会抓住机会泼冷水。
打了一辈子的仗,我就不能放松放松吗
不能!
这个混蛋不仅仅会泼冷水啊,还会抡鞭子和画大饼呢。
他要是不满意的,那必须重新论证、讨论、研究……
然后按照他的意思办。
你说不服气没关系,只要你有能耐,完全可以说服他。
可你说着说着,就有可能服了他了。
他真有的说啊,总能从科学的角度把你拉到他的认知层面上一顿爆锤。
然后扶着你,问这一次我们都学到了什么姿势。
姿势的话,还是前赴后继比较好。
——
“我不太明白啊,”圣塔雅集团副总裁罗宾站在即将封冻的土地上,迎着太阳,微微眯着眼睛问李学武道:“明明没有那么多的资金,你们为啥非要……”
“为啥非要较这个劲是吧”
李学武掐着皮手套,笑着点点头,说道:“明明没有钱,却要愣装,对吧”
“我倒也不是这个意思——”
罗宾被他的直白弄的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了,歉意地说道:“就是说……”
“我明白,”李学武打断了他的话,说道:“在当前没有充分的经济实力,且我们的国家对工业生产环境没有太多限制的时候,为什么搞这么高的生产标准是吧”
他的解释得到了罗宾的默认,很是期待地看着他,想要个答案。
“您觉得我们是在摆样子。”
李学武笑了笑,眼睛亮亮地问道:“京城亮马河工业区生态化建设工程,你认为这是做给你们看的,给外国朋友看的,对吧”
“对,但不全对,至少在我看来,不全对——”
他很是坦然地讲道:“亮马河生态工业区做出来是给我们用的,这是先决条件。”
“其次才是给你们看的,这是相对次要的面子,”李学武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脸,然后拍着胸脯道:“相对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给我们的管理者提供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管理思路。”
他看着罗宾说道:“也是给我们的兄弟单位,给其他工厂,提供一个示范。”
“生态化工业是能盈利的,是能回本的,是有更长远未来的。”
“我们投入了金山银山,在京城打造生态工业区,在这里打造生产基地。”
他指了指前面已经将将要封冻的河沟子说道:“但对于我们来说,把工业搞起来,要发展,更要保护好优秀的环境。”
“这一座山,这一条河,青山绿水才是金山银山,您懂了吗”
我懂了,我懂你是真会装哔。
我懂什么了啊,我就懂了
罗宾听的愣愣的,李学武身后的一些干部和相关工程师也是若有所思的样子。
李学武甩了甩手套,很是自信地看着罗宾说道:“我跟您打个赌,好吧”
“就赌我们的企业,会成为比圣塔雅更具有发展潜力和活力的集团公司。”
他手指点了点,满眼的认真和期待,语气上更是十足的坚定:“10年,我们只需要十年,就能超过你们,信不信”
说完也不等罗宾反应,他拍了拍对方的胳膊,边往前走边说道:“你们能看到的仅仅是十年内的产业和利益。”
“那你呢”
罗宾最是见得不得有人装哔,这会儿主动追问道:“你能看到多少年”
“多少年呵呵——”
——
发电站项目讨论会被李学武叫停后的第二天,他带着一众人跑了一天。
在车队司机的眼里,这些领导和老外都闲的没事干了,专往大野地里跑。
但回来后,车上的人都没了言语,不知道是冻的,还是累的。
一个个若有所思,甚至有的在翻看笔记,是在调研考察途中临时记录的。
李学武在考察的路上给这些人讲了他所设想的工业化。
先是强调了三要素,人、工业、环境。
三要素互为需要,缺一不可。
讲可持续发展观太过于高度化了,但其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红星厂是从去年开始,在提出的三年计划五年规划文件中,首次提到了科学发展一词。
很有缘分的是,红星厂发展规划的确定,标志性活动就是李学武陪同李怀德在钢城调研时发表的讲话。
管委办政策研究小组在李学武兼任管委办以后,便开始着手研究和确立科学发展观念的定义和意义。
这是指导和管理红星厂在未来一阶段内如何开展工作的重要提纲。
今天李学武来到钢城,再讲科学发展观,再讲到可持续发展的时候,众人已经不是去年那样茫然和无知了。
懂的,在听了他的讲话后便已经懂了,不懂的,正准备努力学习听懂。
李学武在调研的路上讲亮马河工业区正在建设的生态工程项目。
关于电力部分,他是这样描述的:
在有力支撑亮马河生态工业区发展的基础上,为生活在工业区的职工及家属,提供与工作和生活环境相匹配的,更持久、更优秀、更环保的保障型能源。
具体到工程项目的安排上,李学武讲了发电系统要用水、轻工业要用水、生活要用水,水资源从哪里来啊
红星厂目前所使用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地下,主要的储水池就是团结湖。
但是在亮马河生态工业区新的规划方案中,地下水采集被作为了备用手段。
也就是说,红星厂成为了京城工业第一个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主动放弃采集地下水作为工业用水的单位。
不用地下水,那工业用水如何来
首先要完成技术改进,包括即将投建的京城那座小型发电站,在水资源的利用上,要充分做到节约、节能。
已经提到的,热力资源转化为供暖需要,保障亮马河工业区之外,还要大力发展废水再利用工程。
水资源被投放到第一个程序之后,会沿着程序链一直被利用下去,直到重新回到储水池,团结湖当中。
发电站、轻工业、机加工、供暖、生态景观等等。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变更用水来源。
正在拓宽加固的亮马河河道,未来会成为亮马河流域最为宽阔完整的河道。
这里也会成为生态工业区最主要的用水来源。
水从河里来,最后回到河里去,养殖的鱼,红星厂的职工要敢吃能吃。
其中投入的资金是技术改进前的几倍,老李为此还向上级打过专项申请。
干什么
要钱,要明年的财政指标。
红星厂放弃使用地下水资源,就等于给城市居民,给其他单位让了位置。
这多出来的一部分钱,就需要上面给予支持。
当然,老李也知道,上面对环保并不是很看好,没可能给出更多的预算。
但是,该哭还得哭。
既然改变不了李学武的要求,那只能他豁得出去了。
哭的也不是白哭,要不来钱还要不来名吗
第一个提出生态工业,第一个提出保护环境,第一个提出让水于民的企业。
李学武在疯狂地砸钱,老李在疯狂地借着他砸的钱要名,给自己立人设。
京城工业环保第一人!
有没有用
生态工业区还没有建设完成,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轧钢厂也没搬走。
但是!老李在上面领导的心目中,已经留下了一个会动脑筋,有长远目光,更有管理能力的印象了。
这印象千金难买啊,还是普遍印象。
这个项目有没有用,李学武说至少三年,甚至是五年以后再看。
京城是缺水的,不然也没有后世的南水北调工程了。
京城是要发展的,不然也不会把工业都迁走了。
你知道的,迁走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但你不知道的是,迁走的时间是最后期限。
什么意思
就是到了不得不走的时候了!
那发现问题,并且意识到城市与工业发展矛盾,是什么时候呢
更早,比迁走重工业和污染工业时间更早,超乎你的想象。
所以,李学武当初劝动老李干这件事的时候,没先讲生态工业区有多好,而是讲这么做能给老李带来什么直接影响。
当环境问题被发现,当上面意识到环境与工业的问题时,就是老李收获之时。
环境问题越尖锐,越能衬托老李变更红星厂发展方向的英明和果决。
挪走重工业,发展轻工业,配套科研、教育和人文等等。
未来的城市规划都要参照红星厂的发展思路,老李又怎么可能拒绝这一荣耀呢。
所以,红星厂从上到下,都学习过科学发展观,只是没有到具体事上,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
这一次李学武算是给他们上了一课,开了开眼。
他在讲生态化工程的时候强调,红星厂既要满足当前的生产需要,又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生存环境为代价去谋求发展。
建设小型火力发电站是孤立的吗
当然不是,整体规划董文学是问过李学武的意见,并且拿到红星厂管委会上讨论过的。
以钢城炼钢厂为核心组建的工业区周边没有大河,只有他们转看的一条小河沟。
但钢城不缺水资源,河流资源也是很丰富的,小河沟也能养出大龙。
炼钢、轧钢、重工业群、发电等等,耗电又耗水,这里的水资源再利用系统较京城的工业区没有那么的精细。
但是,关于废水发电、治理灌溉、造景等等,也是被写在了生产基地规划方案中的。
发电站项目,是李学武给红星厂在京城和钢城两地工业区插上的翅膀。
大鹏展翅随风起,小燕附在大鹏身下借借力,也能飞起来。
——
“你就真能忍得住”
周亚梅好笑地看着李学武,故意逗他道:“可香了,你不尝尝”
“不尝了,没那个口福。”
李学武笑着将捣碎的鱼肉小碟递给了付之栋,示意他夹着吃。
“说,想我没有”
“想了——”
付之栋笑着点点,很是认真地说道:“我前两天就想去找叔叔了。”
说到这里,他扭头看了一眼母亲,抿着的小嘴不好意思地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