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此人在带你们进入祁县之后,便启程返回虎亭据点周围的村子。
我想知道的是,八路军游击区内,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受到了八路军的蛊惑,对我带泥盆帝国的蝗军极为抵触,你是怎么做到和当地民众如此亲近,以至于八路军的行动他都会主动通告给你的?”
对于这点,池田孝太立即说道:“将军,虎亭据点原本是有另外一个中队据守的,但是这支中队据守虎亭据点的时候,被八路军歼灭了,甚至连虎亭据点本身都被八路军炸毁了。
所以,我重新搭建了一个据点,在重新搭建这个据点的过程中,我向上申请了特殊经费,对所有参加虎亭据点建设的所有民众给予资金补贴和粮食补贴,最终修建好虎亭据点的同时,当地民众并没有死伤,甚至还因此获得了一批粮食和物资。
在这之后,我们同周围民众的关系改善许多,至少他们对我们并没有恶意。”
听完池田孝太的话之后,冈村宁次简直是无语了。
感情是这样啊。
那这完全是一点参考价值都没有。
虎亭据点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虎亭据点当初建设的时候就和当地的民众打好了关系。
这个事情是一个特例,他绝对没有办法继续复刻。
或者说,可以复刻那么几个,但不可能完全复刻。
因为本身日军进攻中国,就是因为自身资源贫乏,如果资源足够的话,那还侵略什么呢?
在《论持久战》中,为什么能推断出日本必败的结论?其最为核心的一点,不就是敌后抗战极大加剧了日军的占领成本,使得日军在华北占领成本远大于其能收刮到的资源,并最终会因为入不敷出而必然导致失败。
本就已经占领成本极高的情况下,日军不仅要不劫掠财富,还要在劳作的时候,为中国人提供物资来换取他们的支持,那这些资源是从哪里来的?
所以,冈村宁次即便知道了池田孝太是怎么做的,也是没有办法。
在聊完这个话题之后,冈村宁次看似无意地对池田孝太说道:“池田中尉,听说你家中妻子和儿媳不小心在轨道上因为撞火车而身亡了?”
池田孝太脑海中警铃大作,这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十分明显的试探信号了。
他的妻子和儿媳被火车撞死,这仅仅是一个相对好听的借口,为了安抚他的借口而已。
他妻子的信是通过日军内部的邮件系统邮寄到自己手上的,这期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人的审核。
而信件能到自己手上,都已经是极其幸运的了。
但不论如何,这封信肯定是被人查看过的,所以,冈村宁次如果有去调查,极大概率是能够知道他的妻子和儿媳是卧轨身亡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冈村宁次这么说,试探的意味太明显了。
于是,池田孝太按照早就已经演练过千百遍的样子,一会儿咬牙切齿,一会儿面露羞愧,最后再抬头面对冈村宁次时,他已经是满脸泪痕。
“将军,十分惭愧,家妻和儿媳并不是不小心被火车撞亡,而是卧轨而亡。
家妻在来信中有说家中她同儿媳二人生活殊为困难,为了不让我们父子二人担忧,为了我们父子二人能够安心为了蝗国而战,决心卧轨自杀。
我自知对妻子亏欠颇多,无颜以对妻子。”
池田孝太这句话里的所有话都是真的,但他知道,他妻子和儿媳卧轨自杀,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生活困苦’。
至于里面提到的为了不让池田孝太父子担心,为了让他们父子二人能安心为蝗国而战的话,纯属是放屁。
他很清楚自己的妻子加这些话的唯一原因就是,不加这话,这封信根本就到不了他手上,加了这段话之后,这封信才有可能抵达他的手上罢了。
冈村宁次同池田孝太的谈话结束了。
在池田孝太离开之后,冈村宁次也沉思了片刻,随后,他提起笔,写下了一份命令。
这份命令赫然是将池田孝太调任大队长的命令。
只不过在对于将池田孝太调任到哪个大队去就职大队长,他暂时还是没有想好。
……
2月20日,农历正月初四。
新春刚刚过去三天,李繁星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在整个晋东南进行了一轮选址。
这一轮选址的目的也简单,那就是在晋东南地区发展五小工业。
晋地的煤矿资源非常丰富,储量和产量都居于全国首位。晋地的煤炭资源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品种齐全,以煤质优、埋藏浅、易开采著称。
晋地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同、宁武、河东、西山、沁水、霍西六大煤田和浑源、繁峙、五台、垣曲、平陆五个煤产地。
这其中,沁水就在晋东南地区,而垣曲、平陆两地也在晋南。
对于李繁星来说,有了五小工业里的煤矿厂之后,对于占领这么一个产煤大省的一整块区域,当然是要加以利用起来。
而且不仅仅是煤矿厂。
其他诸如钢铁厂、机械厂、水泥厂、化肥厂等,也都是属于要上马的项目。
根据目前已经规划好的计划,晋东南地区将在今年内完成23座煤矿厂的建设和11座钢铁厂、5座机械厂、15座化肥厂、12座水泥厂的建设工作。
这项任务时间紧,任务重。
光是这么多厂子所需要的人员就完全够李繁星头疼一阵子的了。
不过一想到这么多个厂子建设完之后,能够带来的效益,李繁星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现在五小工业已经在延安初见成效。
原本属于被淘汰的五小工业,也因为其简单、实用和易于维护等优点,十分快速的被八路军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