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八路军解放的地方越多,他们的兵力反而能解放出来。
这个局面真的形成,那八路军被解放出来的兵力将有可能达到十万人的规模。
到时候,鲁地只需要留下一部分兵力应对华中地区可能的进攻,剩下的兵力就可以集结起来了。
而且不是一支十万人的游击队,而是一支人数高达十万人,并且大部分兵力已经完成了摩托化,拥有相较于日军也是火力优势的轻重武器和火炮的精锐部队。
这样的一支精锐兵力从鲁地解放出来,那将会是华北方面军噩梦的开始。
他们向西,可以切断华北方面军同鲁北之间的联系,并歼灭鲁北的日军。
他们向北,可以直接威胁北平,甚至是包围北平,将北平地区同其他地区的联络隔绝开来。
向西北,可以进攻日军在华北除北平之外最重要的交通节点——石门市。
并在攻占石门市之后,他们也可以继续向晋东南地区靠拢。
那么他们会和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汇合之后,集结所有能够集结的兵力,歼灭目前在TY市周围的第1军那两个师团和三个独立混成旅团的部队。
届时,华北方面军旗下三个军,将会直接被歼灭两个。华北局面将彻底崩溃。
这个结局是冈村宁次对于接下来如果兵力无法及时撤退的推演。
他在信里也对畑俊六提醒了他的这个推演。
对冈村宁次来说,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死局。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可能撤出兵力,让第12军还能够保持现有兵力较为快速地撤出来。
所以他现在必须将这个真相告知给畑俊六,让畑田俊六尽快做好准备。
畑俊六在得到冈村宁次的这封电报之后,对于大店镇的战局极为震惊。
同时,他也立即意识到情况的紧迫性,当即命令从华中、华东再度各抽调一个师团的兵力。
这个情况他还向大本营进行了汇报,并且要求关东军再度抽调兵力支援关内,至少要在现在这个时间配合华北方面军稳住局面。
至于冈村宁次在信里说希望从鲁地撤退,集中第12军残余兵力,并且借助这支残余兵力稳住局势这件事,畑俊六也不得不同意了。
冈村宁次在接到十川二郎的电报的时候,刚刚读完了多田骏的这封电报。
而在看到十川二郎的电报之后,仅仅只是思考了几分钟,冈村宁次就同意了独立混成第6旅团和第10师团撤退。
此时,第40师团和第60师团对滨海抗日根据地的进攻已经暂停了。
关东军师团在大店镇的失利,让冈村宁次彻底失去了进攻滨海抗日根据地的信心。
而这个时候,整个鲁地都已经不安全了,所以,冈村宁次给十川二郎的命令是,向南撤退,汇合第40师团和第60师团,然后在华中部队其他日军部队的掩护下撤退。
同时,他还命令第32师团准备撤离鲁地首府,命令独立混成第5旅团向鲁地沿海的几个港口城市撤退,准备调动军舰掩护独立混成第5旅团撤退。
……
6月9日下午,鲁地抗日根据地内日军均有动向。
很快这些情况就被反馈到了第一一五师师部这边。
政委汇总这些情报之后,觉察到了日军可能撤退的可能性。
于是,政委立即命令教导第六旅从氵斤水县南下,进攻日军第10师团。命令第一一二师从炎耳城县西渡沭河,截断日军独立混成第6旅团和第10师团的撤退道路。
当天下午3点,接到命令之后,独立团工兵连集结并出动,在沭河西岸架设浮桥。
此时的第10师团主力已经在准备撤退了,所以并没有多少兵力在沭河西岸。
教导第六旅的前锋部队抵达这里之后,很快击溃了第10师团在沭河西岸的留守部队,随后独立团工兵连开始架设浮桥。
当天下午5点,浮桥架设完毕,随后教导第三旅经由浮桥渡河。
晚上6点,教导第六旅同日军交火,并且还将沂河大桥给炸塌了一块,使得正在准备通过一个大桥西渡沂河的日军第10师团暂时被拖在了沂河东岸。
晚上6点30分,随着第四座浮桥架设完毕,各部通过沭河的速度大大增加。
晚上6点45分,教导第三旅前锋部队加入了对第10师团攻击。
晚上7点,独立团开始渡过沭河,坦克连率先于所有部队,先过了沭河,然后就加入了对第10师团的围歼。
“李团长,你的独立团坦克连负责正面突破,教导第三旅和教导第六旅的部队负责两翼包围。”
在独立团坦克连抵达战场之后,教导第三旅的旅长迅速和李云龙以及教导第六旅的旅长达成了简易的作战计划。
随后各部队按照新的计划迅速展开行动。
独立团以59-2式坦克为先锋,教导第三旅和教导第六旅的步兵跟随推进。
他们的目标是沂河东岸的一处日军临时防线。
这片防线由日军第10师团的步兵第10联队驻守,身后就是沂河大桥,是他们撤退的主要通道。
但是这座大桥目前处于63式107毫米轻型牵引式火箭炮的射程之内,已经有一部分桥面被炸塌了。
沂河木桥原本是1935建成的,是一座宽3米的木桩木板桥,供人、畜、独轮车、马车通行。
但是在1936年汛期时候被洪水冲毁。
之后到1939年,日军占领沂河之后,重建了木桥,并在桥两端铺设石块漫水路,可通行汽车。
这里是第10师团撤退的最后希望,所以,十川二郎将第10师团放在这里防御。
十川二郎通过望远镜,看到独立团的坦克部队之后,双手有些颤抖。
第12师团和第29师团可以说就是直接被八路军的坦克部队击垮的。
而现在,轮到他了。
第10师团所有超过75毫米的重炮都已经在此前的战斗中被摧毁,现在手上最大口径的火炮就是75毫米火炮。
至于打穿八路军坦克,十川二郎不抱希望,至少他知道第12师团和第29师团使用九零式75毫米野炮都无法击穿八路军坦克的装甲。
他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在阵前布置的反坦克地雷能够阻拦八路军坦克的进攻,为自己撤退争取到足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