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到了农场和农研所的真实情况后,朱文聪带着苏妍婍回家了。
对此苏妍婍很好奇,朱文聪为什么没去指指点点、也没和那些人称兄道弟。
感觉他个人偏心工业、对农业不是很看重,朱文聪却给了苏妍婍一个大白眼。
“我都没种过地,我发言不是丢人现眼吗!那些老农种了一辈子的地,你能在他们面前指指点点?
还有那些年轻的科研人员,他们掌握的知识远远胜过我、根本插不上话。
只要他们朝着我指点的方向走,那我就全力支持他们、需要什么提供什么。
工业与农业我是一碗水端平,两大市场我们都要做到技术垄断。”朱文聪解释着。
“是呀!我发现移民过来的汉人也都脱离了农业生产,要不是你建立了农场、他们可能一辈子不会再去种地。
他们也见到了种地是有多么的可笑,还不如去工厂、工地、码头干活,一个月顶上一年的收成。
难怪。。你会推动土地置换股份,要是不给他们股份、估计他们也不会留在农场辛苦的开荒、种地。
你那么聪明、能不能说道说道,种地的人为什么一直贫穷。”苏妍婍一直想不明白。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名词‘劳动剩余价值’,这本书你可以看一下、非常的经典!”朱文聪递送一本英文书。
骆雪晴也是凑过来,看着书中的内容、顿时感到有些头大。
苏妍婍揉着额头,自己对经济的那套理论一直是一知半解的。
“简单来说,农民有多少亩地、就有多少收获,这一点并不会打折扣。
古代是有着各项赋税,康熙说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废掉丁税(人头税)、文官们就把丁税加在田税。
田税一般是十抽一、十五抽一、二十抽一、三十抽一等等,前面是亡国的玩法、一般在二十抽一的水准。
举个例子,100斤的粮食就被抽走5斤,是不是觉得清廷相当的良心?
哈哈哈!清廷是沿用明廷的一条鞭法,你要以5斤粮食的市场价上缴税银。
这个税银的水分就多了,根据地方官商的标准、十抽一都是良心、有甚者五抽一。”朱文聪说着清廷的历史。
“辛辛苦苦劳作了一年,减掉成本、自用粮、再加上税银、其它赋税、你说有余粮吗?
不可能!清廷的统治为什么一直长治久安呢?其实他们仔细盘算过民众的收入与支出。
得到了一个宝贵的数据,可以让民众永远的挣扎在温饱线上、这样子他们就无法造反。
民众创造的劳动剩余价值只够温饱,绝大部分的价值被抢走了,养了一群白吃干饭的管理者。”朱文聪坐在太师椅上。
“那太平天国怎么诞生的?”骆雪晴问道。
“英格兰!本来是一副岁月静好的画面,可惜被外力强行破坏了!”朱文聪笑了笑。
骆雪晴、苏妍婍沉默了,自己们虽然是女子、但也不能接受两次被击败的事实。
苏妍婍看了一眼朱文聪,他对未来如此了解的人、怎么可能没有后手准备。
朱文聪发现苏妍婍一直盯着自己,似乎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已经被她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