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定主意回头要跟老牙好好谈谈这事儿,边走边想事儿的周正一时间有些想的忘我、进入了走神状态,直到身旁同行瞅见此景的穆萨拉赫中将开口提醒。
“谢里宁先生,我们到了,请看这里。这是用我们最顶尖的导弹技术,所凝结成的强大军事工业最新杰作。”
“......嗯,就是个弹道导弹嘛——等等,卧槽,这......这是......”
起初刚回过神来还没当回事的周正,循着穆萨拉赫中将手指的方向扭头一看,只见一枚粗壮高耸的弹道导弹被矗立在发射架上、擎天竖起,下意识以为这不过是伊朗人自研国产战术弹道导弹的一种。
征服者系列弹道导弹发展到现如今的份上早已是枝繁叶茂、遍地开花的程度,性能上大约来到国际主流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的水平。
虽然和国际主流尖端水准,仍有至少20年以上的技术差距要追赶。
但考虑到伊朗人这种内外交困的发展环境,能把弹道导弹搓到这份上已经是相当难得的了,哪怕说这是“中东奇迹”都不足为过。
可让周正没想到的是,那竖起摆在发射架上的战术弹道导弹仔细一看,却又和寻常的弹道导弹有明显的不同。
不论是那弹头与弹体连接处带条缝的“头体分离”设计,亦或是显而易见的双锥体导弹构型,再加上穆萨拉赫中将口中的“最顶尖导弹技术与最新杰作”。
都在向看着这玩意儿感觉有些眼熟的周正诉说着一个无声的事实。
这他妈根本不是什么常规导弹,而是代表当下全球导弹领域最顶尖技术,只有寥寥数家可以触及到,掌握的国家还不到一个手之数,连美军都还支棱不起来且反复丢人的高超音速导弹。
“高超......没想到伊朗人居然愿意展示一下他们的高超。”
“也罢,反正之前他们已经拿到电视上做过一次公开展示了,现在给主要军事合作伙伴看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倒是我想多了。”
伊朗人的常规战术弹道导弹技术水平,确实和当今国际主流仍有差距,这是事实不假。
至于说为什么伊朗人能在此条件下,整得出高超这种连美军都还屡挫屡败、屡败屡挫的尖端玩意儿。
除了用伊朗人自己有本事,以及某些大伙懂的都懂的原因来解释外,也找不到什么更合适的原因来说叨这事儿。
再者双锥体高超这种东西本身也不是什么太顶尖的玩意儿,就拿美军那自己给自己设的“中段3马赫,末段5马赫”低门槛标准来看,解放军的东15都算得上是标准的双锥体高超。
真要说高水平的高超那得是乘波体,也就是东17标准的东西,那才是全世界只此一家入列服役、并形成了可靠战斗力的尖端武器。
伊朗人现在能摸到这种入门级的双锥体高超,只能说虽让人感到有些许意外,但也不是什么不可能之事便是。
走上前去抬起头来细细瞅了瞅这玩意儿的周正,发现这导弹表面的工艺水平稍微有点糙,看起来像是用什么已有导弹的后半段,缝合了个新弹头上去拼凑出来的东西。
不过这种做法在世界范围内也很常见,主流军事强国也这么玩,所以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
“没想到贵方的武器开发,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请允许我向您表示祝贺,中将先生。”
无论如何这都是高超,再入门级也是高超,总比搞个入门级高超都屡试屡败、连续丢人的破事要强。
周正这祝贺也确实是发自真心的实话实说,闻言的穆萨拉赫中将很是开心地咧嘴一笑,紧接着伸出手来。
“倘若未来我们的导弹项目合作也能进一步深化,那就更好了,谢里宁先生。实不相瞒,我对此有很高的期望与憧憬,衷心期待着会有这一天。”
“呵——哈——嗯,的确,这一天值得期待。”
周正当然能听得出大胡子中将先生的暗示,只是自己此行而来的权限,可真不包括高超这么高端玩意儿的项目合作。
您要真想搞高超,那建议还是找别人聊吧,反正哥们没办法帮你办这事儿、就爱莫能助了。
虽然周正这种不愿往下更进一步细说的敷衍般回复,多少让试探无果的穆萨拉赫中将感到有些失望。
但在回去的路上,当周正再一次路过沿途摆放的那些无人机时。
猛然想起什么事来的再次转身回头,却是又带给了穆萨拉赫中将以额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