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状态好不好,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
不久前刚来过基地,亲自了解了装备情况的周正,现在又在哈塔夫少将的陪同下故地重游,重返基地内看着整备库中停放的这些BMPT。
虽然是二手货,但无论是维护保养还是整体妥善度,都确实如哈塔夫少将所言那样令人满意。
“还是得再感谢贵方的慷慨支援,将军。有了这些BMPT的实战报告做反馈,会加速助力我们开发出下一代新锐型号。届时贵方也能用上更新更强的装备,这对我们双方都有极大的好处。”
拍着BMPT车体侧裙板外加挂的爆炸式反应装甲,抬头望着车顶上这狰狞又厚重的多套武器系统。
不忘再对客户感谢一通的周正也是真情实意,白捡12辆顶级战车的好事可不是天天都有。
这些热车移交的BMPT的确会帮上周正的大忙,日后的向北进攻作战肯定少不了更多的城市战环节。
有了这些“城市战收割机”的帮忙,清理未来科技部队和博纳特的那些喽啰爪牙们,只会更加高效、得心应手。
顺带还能再把未来科技这样的“土豪富户”战场打劫一通,周正可是心心念念一直忘不了这事儿。
未来科技这“特大号运输大队长”打起来简直不要太爽,劫这帮人的发财速度那可比卖军火来的还快,开着印钞机印票子的效率都赶不上。
即便未来科技部队以后会大概率、可预见到的更强,真要是把空军派来下场势必会更不好对付。
但所谓“高风险、高回报”,不肯冒点风险,还怎么干这种比卖军火还来钱快的差事?
内心很清楚这一点的周正不怕未来科技部队加码上桌,只怕这帮人被一次性打怕、跑路开润就此告别非洲。
不过想来也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投入的沉没成本已经这么大了,基地盖起来了、装备运过来了、战场损失大到一仗干下去就让人头皮发麻,这时候要是撤资跑路岂不是太没面子又没意思了?
死扛到底,挨打再疼也喊爽,这才是周正所了解的这帮人的风格。
现在一切准备都在稳步推进,左手弹道导弹、右手BMPT,还在筹划着更多的周正,就等着下一次和未来科技以及博纳特在战场上碰面的时候。
按照老牙的事先安排,周正原本是离开阿尔及利亚,转头就要动身去俄罗斯,继续跑生意、熟络人脉的同时再享受享受“带薪休假”的。
不过情况稍微出了点变化,手头不止攒着一堆已经签完的军购合同,顺带还拉着两辆刚到手的BMPT的周正,得先回一趟安德罗那边把该办的事一办、再说以后。
搭乘着一直在机场等候的安-124战略运输机原路返回。
临上飞机之前给安德罗那边打了通电话,叫来了两辆大平板车的周正,刚一落地下飞机就和亲自带队前来的安德罗碰头会面。
望着自安-124战略运输机升起的巨大机头下、机腹货舱内,正被货运轨道缓缓移出的两只大号重武器货厢。
不清楚其中装着什么的安德罗看了眼身旁的周正,只看到了一脸神秘的微笑未能找到答案。
回过头来又继续看了眼正在被装上平板车的货厢,紧接着开口发问。
“里面是坦克吗?”
“嗯......不算是,倒是跟坦克有点类似,总之是适合咱们当下作战需求的装备。我费了好大的功夫才给弄回来的,你不会想知道这里面的过程有多麻烦费事。”
“目前只是首批两辆,后面还会有十辆陆续抵达,连带着一些配套设备和维护保障工具,零零散散的,大概半个月之内吧。我打算装备到“拂晓雄狮”营那边,这是咱手头唯一奔着重型合成化方向建设的种子部队,装备给它们再合适不过,你觉得呢?”
自己提建议、做分析、讲道理,参与决策但不一己独断的周正,充分尊重安德罗的主要决策权。
大家都玩的开心才能玩的持久、玩的长远,玩的日进斗金、收入颇丰,道理就这么简单。
听到周正的发问,想想也觉得这是目前最好办法的安德罗随即点头。
“好吧,军事上的事你比我更懂,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想也没问题。起码我是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的,呵。”
相视一笑的周正拍了拍安德罗的肩膀示意,大老爷们之间无需多言,举手投足间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遥想起安德罗最近一直在忙战后重建的事,还一直挺挂念这事儿搞得咋样的周正随之开口。
“宋哲那小子最近还行吧?我跟他打了几通电话,让他把你需要的东西都给尽快备上,没听他说有什么搞不来的,你这儿战后重建工作进展的如何?”
听周正提起这茬,确实被帮了大忙的安德罗当即一笑回道。
“的确,该有的东西基本都应有尽有,就是目前暂时没有的,也已经在筹备当中或是在路上了。”
“战后重建的难度确实超出了我的想象,发电设备、通信设备、还有基础设施建设修复,到处都需要物资。”
“不过光有物质还不够,人力素质上也有问题不足,光是清理废墟就得花很长的时间。至于盖房修楼......起码现在是不在考虑范畴内,等到仗打完了才能腾出手一点点来,目前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安置难民和恢复基本生活需求上了。”
这倒是个摆在面前的现实难题,即便是将来才能有效解决,也得现在就划进考虑范畴内、早做打算。
屎都憋到屁股门了再找厕所,那时候可就来不及了。
一直也在琢磨这事的周正有了个基本计划,随即便以提建议的语气向安德罗说道。
“这个事吧,我是觉得单纯只靠咱们自己肯定不行,太耽误时间了。”
“咱这儿的基建水平不用我说你也清楚,简简单单的一个废弃机场修复都得上你的工程兵,难道基祖城这么大的地方,还有那么多其它战后城市,都得让你的工程兵来?这不现实。”
眼见闻言的安德罗报以赞同、连连点头,话到嘴边的周正这才继续开口。
“依我看,到时候就对外招商引资算了。不是什么人都跟那帮殖民狗东西一个德行,务实负责的合作伙伴有的是。”
“等战争结束,我跟宋哲合计合计,从老家那边给介绍战后重建项目算了。该有的东西要啥有啥,基建能力更是不缺,不止能战后重建还能顺带做一下全套升级,电力、通信、公路交通,这些都能做。”
“把被博纳特出卖,拿去置换个人利益的那些财产拿到咱手里来办正事,我觉得这就挺好,你说呢?”
现在发战争财,以后发重建财。
听上去可能有些不大厚道,但周正的长远计划里确实是这么考虑的。
更何况这也不是打着啥阴险狡诈的算盘在行事,赚钱只是手段,扶着安德罗有一天能走上正轨才是目的。
心里这么想、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周正,还打算将来一直这么做下去,期待着有朝一日能亲眼看看安德罗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明白现实困难如此,也理解周正的提议并无不可的安德罗很快点头。
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合作确实有助于发展,更何况那还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是自己受过高等军事教育的求学之地,如今好感依旧的安德罗可谓与周正志同道合、想到了一块。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值此敌我战略态势逆转之际,真正的战斗这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