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那个杜克是带着他的人,去我的祖国消灭那些SDF分子,这很好。”
“那帮自诩为弱势群体的渣滓野狗,披着装可怜的皮,跑到我同样深受苦难的祖国为非作歹、烧杀劫掠。他们所谓的苦难绝不是他们如此行事的理由,绝对不是。”
“就冲这一点,我认可那个杜克。尽管他是一个美国人,还是前驻叙美军的一员。”
“并且我会努力做到比他更优秀,杜克打过的仗很多,我打过的也不少,从没想过也不会承认我自己比他差。”
周正自始至终都很看重,且注重培养自己麾下这军事集团内,积极向上、争强好胜的正面风气。
眼下,得到克劳泽与阿基尔这“异口同声”的相似回答。
颇为满意的周正在点头之余,随即说起了正事。
“杜克这趟活儿干得确实漂亮,不止解决了任务目标,达成了客户的要求,而且活捉了一批‘犯人’,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诚然我也不喜欢那群土耳其人,他们给我的印象是不讲诚信、不守规则,是两面三刀的骑墙派。最擅长的事是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候从背后给你一刀,一贯如此。”
“关于这一点,克劳泽、阿基尔,你们都应该很清楚才是,我相信你们能认可我刚才的观点。”
即便周正不这么说,克劳泽和阿基尔心中的事实也依旧如此。
克劳泽那是真的有同志战友死在土耳其人手里,而且不止一次,阿基尔则要更加严重。
所谓“伊德利卜好兄弟”能霍霍到现在,土耳其人的手笔功不可没。
公然在人家的祖国赖着不走,还大肆圈养恐怖分子,阿基尔这要能对那些土人有好印象才叫活见鬼。
但这并不意味着周正就要蓄意渲染仇恨、翻脸不认人,恰恰相反,周正接下来要说的话才是重点。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生意就是生意,生意就是哪怕你跟贼人强盗一起玩,但只要你先不讲诚信、违反规则,他们就有理由出去满世界嚷嚷你的缺德之处,而且真的有人会信。”
“所以,我依然打算遵守约定,跟他们把这单生意做完收尾。”
“不过,现在情况有变。他们只要死人、而我给他们抓来了活的,可以让他们把犯人提回去交付审判,不但大仇得报,还顺带能把面子也挣回来,这不是我们事先的合同里规定好的内容。”
“要求很简单——加钱,不加钱这事儿就没法玩。”
“所谓‘钱’可以是很多东西,不一定是钞票。只要‘价格’合适,没什么生意是不能谈的。”
“......”
克劳泽也好,阿基尔也罢。
听完了完整叙述的二人,现在都嗅到了同一种味儿——自家领导这是打算敲那帮土耳其人一笔。
这么干在克劳泽和阿基尔看来,当然是“求之不得看热闹”的好事。
但另一方面,知道周正搁这儿说这事,是为了集思广益、征求意见的克劳泽听完,同时觉得有些话,自己还是提醒一下为妙。
“据我所知,那些土耳其人很反感这种事。如果真的要出于这种目的跟他们谈,我觉得这不会很容易,甚至——可能引发一些问题。”
“是这样没错,但在我这单生意上,他们没得选。要么滚蛋、要么认栽,现在是卖方市场,只有我能提供给他们想要的东西。”
摆出一幅“尽在掌握”之势的周正看似说得轻巧,但另一方面也确实就这么回事。
明白自家指挥员同志所言不虚的克劳泽点了点头,有时候,面子这东西既无比重要、又很难拿利益交换得到。
现在土耳其人有这机会摆在前面,不过是稍微多支付一点“合理成本”,私下偷着乐去吧还要什么自行车?
至此只剩下一个疑问需要确认的克劳泽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开口一问。
“那您希望得到什么?从土耳其人那里,或者说在原有基础上额外得到什么?”
“很简单,情报,或者说支持。”
就此展开细说的周正实际上早已构思好了谈判计划,这就向着面前二人缓缓道来。
“伊朗人的情报显示,未来科技公司在叙利亚的盘根错节,比外界通常认知的要深得多。”
“他们不止在叙东部开展业务,承包美军的活儿。”
“在伊德利卜,他们同样有业务开展。只是伊朗人的情报线无法在这犬牙交错之地深入核心,只能证明未来科技公司在当地的存在和活动迹象。”
“但我相信有人知道的比伊朗人更清楚、更了解详情,那些土耳其人。”
“......”
闻言的克劳泽与阿基尔再度对视一眼,彼此间都从对方的眼神里找到了相同的意思,至此这才算明白周正到底想干什么。
眼下,叙利亚的局势就在那儿明摆着。
伊朗人也好、叙军也罢,甚至包括俄国人。
这三家的势力现在都还没摸进伊德利卜这“吃鸡大赛活动区”里去,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和考虑,三家都是在活动区边上“只蹭蹭、不进去”。
这就注定了周正如果要在伊德利卜找未来科技的麻烦,会相当缺乏当地支持。
搁叙东部活动,起码还能通过叙军和俄军的关系,联系上当地的游击队支援。
可伊德利卜呢?
啥也没有,各方面都是一片空白。
总不能指望看见恐怖分子就恨不得“逐一发送FAB-500”的俄国人,去给你摇来一队“伊德利卜好兄弟”当向导支援。
周正的指挥风格是清晰明确的,其中一项便是“不打无准备之仗”。
如果没有当地支援策应,周正几乎可以肯定自己不会把杜克这样的精干力量,投入到伊德利卜这种“满地后现代贵物乱跑”的狗屎地方。
正所谓“统战价值是打出来的”。
周正通过自身的一系列努力和战果证明,在俄国人那儿打出了统战价值。
实质性成为俄国人认可的代理人,与安德罗共事,并接受长期支持与背书。至于周正不甘心完全当俄国人的代理人、还有自己的算盘,那就是另一回事另说。
杜克这边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自己的本事、真刀真枪地在老板周正这里,打出了异常之高的统战价值。
现在在周正心目中,杜克完全是跟克劳泽、阿基尔平起平坐的分量。
这“三员大将”,周正哪个都不想失去。
更不可能在没有当地支援的情况下,贸然把杜克这队人投入伊德利卜,这其中的超高风险对周正而言完全无法接受。
有鉴于此,周正作为老板,在行动之前就有必要为杜克提前活动好一切准备事宜。好让杜克带人过去以后,只管“安心杀人”即可,其余的都不用管。
既然伊朗人、叙利亚人、还有俄国人,在伊德利卜这地儿都指望不上,去伊德利卜找未来科技麻烦这事又必须去做,周正不得不找一个“新的合作伙伴”来解决问题。
找来找去也就只有这一个答案——土耳其人。
除了这帮在伊德利卜圈养后现代贵物的“贵物主”,周正实在是没啥更好的选择。
正巧自己手里现在,有着土耳其人无法拒绝的高价值筹码,周正觉得这就是一个“拓展合作合同”的好机会。
我不但完成了你要求的任务,还带来了意外惊喜,把“犯人”交给你,让你好找回被抽飞挂树上晾着的面子。
作为交换,周正要得到在伊德利卜当地的一切有必要行动支持。
土耳其人完全有这个能力,这一点毋庸置疑,唯一需要考虑的便是之后如何上谈判桌扯皮的问题。
而这恰恰是周正最擅长之处。
“伊德利卜非常危险,长官。那里,那里可以说是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之一,那里毫无秩序和法律可言,只有烧杀抢掠和任何你能想到的滔天罪恶横行四溢,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法外之地。”
“我不是质疑决策,只是——真的要这么做吗?”
阿基尔的话是在为周正的利益做考虑,免得让周正把人折在里面之后再捶胸顿足、懊悔不已,这世上从来没有后悔药卖。
明白这一点的周正,自然不会去说阿基尔的不是。
只是在稍微思索后平淡开口回道。
“法外之地也有‘法’,只要有人的地方必有规则,而我相信我接下来要去见的谈判对象就是这样的存在。”
“只要利益置换合适,规则就能因我而变,朝着我想要的方向发展,必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