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每一艘类似的科研船都跟踪关注,那情报资源再多也不够霍霍的。
明白了过去的情报工作有所疏忽的老牙“痛定思痛”,开始结合周正提供的这些已知情报,进行迅速的汇总分析。
很快,有了初步结论的老牙便再度开口。
“你这倒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很大的难题。”
“呼——那么一切就从现有的基础上开始吧。”
“我会联系北美那边的同事,让他们依托现有情报展开调查。”
“首先从空中桥梁查起,如果这艘该死的破船是只老狐狸,那这些不可或缺的空中桥梁就是狐狸尾巴,而且不止一根。”
“给这艘和大型舰队航母同体量的巨舰输送物资补给的量,必然不会是个小数目。”
“如果你所提供的情报属实,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未来科技至少得投入一支运输机联队,才能保障这艘船的基本日常消耗,而且还得再算上海上过去的补给船。”
“一支运输机联队?未来科技有这样的单位吗?你了解多少情况。”
“呵,问得好。”
口中话音未落,起身来到办公桌边拉开抽屉的老牙,便已取出一份纸质文件递给了周正。
翻开一看的周正这才发现,原来是一份未来科技下辖航空运输单位的详情报告。
得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报告中罗列出的未来科技公司下辖航空运输力量,的确远超周正的预期。
其中不但有C-130、C-17这样的固定翼大型运输机,甚至还有2架C-5“银河”这样和安-124同体量级的巨无霸。
除此以外,各种旋翼运输机也种类繁杂、量大管饱。
除了常见的黑鹰和海鹰直升机,还有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和CH-53E“超级种马”重型直升机。
当然,最让人意想不到的,还是未来科技手中握有一支米-171FT直升机队。
且数量不少,足有24架。
周正那“居然还有俄国货”的略显惊诧表情,很快被老牙看在了眼里,详情解释也是随之道来。
“早些年间还关系不错的时候,未来科技走民间渠道,通过第三方航空公司代理,赴俄采购了一批米-171民用型直升机。”
“之后,他们将这批民用型拉回去做升级改造,加装了一些自己的东西强化性能。最后把额外加装的所有设备整合为一个套件,用他们公司的名称命名。”
“听说公司部队用了一段时间后反馈良好,美军那帮特战也去考察了一通,最后买了十几套回去用来改装升级自己的米-17直升机。”
“算是让未来科技升级公司部队战力,有一套现成方案可做销售的同时,还赚回了先期投入的研发经费,确实一举多得。”
“不必多虑,折服未来科技的只不过是这一系列机型的性能,这可是上三常用了全部说好的经典直升机。俄国人喜欢、中国人爱用、美国人用了也说好,就像直升机里的卡拉什尼科夫,像AK和PK,经典力作永不消逝。”
说完这“未来科技为什么会有米-171”的小插曲,话锋一转的老牙紧接回归正题。
“所以,你也看到了。”
“未来科技公司名下,有一支庞大到不容小觑的航空运输力量,从固定翼到旋翼机哪怕‘敌方机’,他们全都有,品种一应俱全。”
“除了那批米-171之外,其余的飞机基本都是从美军那儿退役回收来的,也不值几个钱。飞机坟场里这些东西要多少有多少,未来科技可以吃自助式拿取选用。”
“除了公司内部的运输工作,这些机队还负责一些军事外包工作,和高利润的商业化运输。这一点上有点类似于伏尔加第聂伯,也可能是未来科技从中借鉴了什么,找到了一条不错的赚钱渠道,能用别人的钱养着公司机队的同时还有额外利润进账。”
配合着老牙的同步解说,了解完手中书面报告的全部详情。
意识到问题关键点的周正,随即举起报告发问。
“你能查明这些机队的具体航线和出勤情况吗?”
“能吗?有可能;这容易吗?显然不算容易。”
计划虽有,但事情还是得按部就班一步步来的老牙继续说道。
“这些飞机大部分常驻在北美各地,包括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少量分布在中东和欧洲、亚太的美军基地里,作为军事承包商飞机运营。”
“其中的大部分,有相对固定的运营航线或者飞行区间、范围。首先我们可以做排除法,拿掉这一部分相对低概率的单位。”
“然后,重点筛查那些航线和活动范围不固定的飞机。”
“北美那边的情况,我会拜托我的同事来处理,欧洲也是一样。”
“至于中东,我想得你来亲自出马。”
“我会给出疑似的目标所在位置,之后你就可以拿着这些疑似目标的坐标,去找你的伊朗朋友们勾兑勾兑了。你现在在他们面前说话可比我要好使,这不开玩笑。”
“......伊朗人?”
听罢略有诧异的周正一思索,当即反问。
“意思是说那些伊朗人在中东的情报调查能力比你更强?”
“拜托,好兄弟,你们中国人说什么来着?‘强龙不压地头蛇’,你觉得我们俄国人作为下场的域外势力,会比‘抵抗之弧’的带头大哥,在自己地盘上的情报能力更强吗?”
“起码我们俄国人可组织不起伊拉克抵抗军,而那些伊朗人可以,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明白了。”
情报和反情报能力,这是两个不能混为一谈的概念。
伊朗人在反情报能力上做的不咋地,今儿被刺杀、明儿挨炸弹,后天连集会现场都被自杀式袭击一锅端,这是事实没错。
但这并不代表伊朗人的情报能力不行。
恰恰相反,伊朗人之所以能屡次对等报复成功,要下手时立刻就有现成的目标可打、有预案可用。那正是伊朗人情报能力不仅合格,而且还足称优秀的最好证明。
现在老牙既然把话都说到了这份上,周正也乐于听从建议,去当面找伊朗人谈谈。
如果此事能谈成,达成新的合作。
那么可以预见到的是,未来科技这些散落分布在中东的航空运输力量,不需要太长时间,就能被伊朗人发动“抵抗之弧”力量查个八九不离十。
未来科技真要是动用这些分布在中东的航空运输力量,给那形同海上幽灵一般的“戴达罗斯”号运送补给。那基本没可能逃得过伊朗人的眼线,只要伊朗人有针对性地去查、去注意此事即可。
凑巧的是,周正也确实有计划再去跑一趟伊朗,解决一下近来积攒的问题。
上次杜克带人在叙东部干的那一票,解决了棘手的“沙赫玛兰”问题,周正还没好好谢谢人家穆萨拉赫中将的鼎力相助呢。
这不带点“周氏土特产”过去把人家感谢一通,怕是不符合合作伙伴间的基本规矩。
至于到时候带什么,周正会有对应安排,而且确保对得上伊朗人的口味。
但首先,摆在眼前的仍旧是杜克的请求,那艘异常之棘手的“戴达罗斯”号监狱船。
“杜克提出想组织一次特战行动,在合适的时间节点用合适的手段,进到这艘船里把他的人救出来,增添战力。然后再毁掉这艘代表未来科技军用生物科技部门,最顶级研发实验力量的破船,砸烂这38亿美元的超高价值资产达成政治目的。”
“你怎么看?换做是你做决策,你会批准吗?这有没有可能实现?”
“嗯——”
大抵能猜到周正会询问自己的意见,坐在办公桌角双手抱胸、稍事思索后的老牙,也未做迟疑地果断开口。
“基于理智的角度考虑,这很难。因为就算把人救出来能增添战力,但我们还得考虑这期间会消耗掉多少成本。”
“比如说,为了救10个人而搭进去20个人,甚至全军覆没,这值得吗?我想从军事决策者的角度去考虑,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不过嘛——”
话锋一转的老牙还没说完,正所谓“欲扬先抑”,俄国人也懂类似的道理。
由此能达成的“额外成果”这才要开口道来。
“我们知道未来科技在那艘船上做什么,那大抵是能把所谓‘普世价值’踩上一万只脚,踏进坟墓里永远都爬不出来的惨绝人寰之事。”
“我们要用未来科技干的破事,去攻击他们标榜的价值观,可以这么说。”
“因为众所周知的某些地区性热点事件,那该死的破价值观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了筛子。”
“如果这时候再能用未来科技的灭绝人性证据添一把火,我想你把未来科技推下深渊的进度会更快一些,甚至要超过毁掉这艘破船本身带来的加速。”
“你刚刚不是说要达成政治目的吗?那么好,这就是了。”
“去看看未来科技在那艘破船上究竟搞什么名堂,然后再通过‘不受管控的媒体渠道’,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让全世界所有人都亲眼看看。”
“可视化的真相信息胜过编织骗局的千言万语,等开膛破肚的倒霉蛋躺在实验台上、摆在手机屏幕里,想探寻真相的人们会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的。”
闻言的周正没直接作答,反而面带神秘地一笑。
“那我猜你们俄国人必然‘乐见其成’,对吗?”
“哈,那我也没说不是啊。”
不假思索地直接承认,拿起桌上没抽完雪茄叼进嘴里、顺手打火,烟雾缭绕之际道出的便是老牙的最终答案。
“别觉得这是你吃亏或者不好的事,我能以此当理由,申请到更多的资源来协助配合你。”
“互利共赢永远是我们合作的最好方式,这次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