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受限于现实因素做不到,那指挥者就应当考虑“如何在绕开地道的情况下达成目标”,总之不到万不得已尽量别派兵进去和敌人死磕。
不是杜克怂,而是死命往地方地道里塞兵死磕实在是蠢。
不是多少沾点大病的人,是想不出“派兵长期跟敌方地道死磕”这么一辙的。
此方面的正面教材不是没有,俄国人那就是。
马里乌波尔一战中,俄国人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面对钢铁厂下方庞大地道体系内的亚速余孽,压根不去强攻、只是地表围住盯守。
最终也确实在不伤一兵一卒的情况下,用“放置PLAY”的办法解决了亚速余孽,逼得其跟被水淹了的耗子一样主动窜出来投降,拿下了马城之战的最终胜利。
如果可以的话,杜克其实也想学俄国人这样,这才是处理敌方地道最好的办法。
但时间不等人,手头的现有兵力也不够完成地表围住盯守,更不知道敌人还有没有其它未被发现的地道口。
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之下,“下去看看”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不过这下地道也不能乱下,得上点专用的高精尖技术装备。
来自中国制造的多用途机器狗便是杜克的选择,同样是从老板周正那儿要来的。
别小看了这跟一般柯基差不多大小的小家伙。
承载能力足有80公斤,体型正常的成年人坐在背上“骑狗遛弯”没一点问题。
狗头上搭载了多通道的光电视觉系统,或者说狗头本身就是一座小型光电转塔,和武直以及察打一体无人机机鼻子
毕竟“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工业实体”的中国人就擅长做这个,无论是高清光电设备还是子系统整合再小型化、实用化,都是中国人所擅长的国际一流技术。
把复杂的人在回路光电系统做到馒头般大小,这可难不倒当今的中国人。
其余各项能力自不必多说,该有的全都有。
像什么“后腿两脚直立行走”、“翻倒自主起身”、“全天候行动”等等能力,这中国制造的机器狗全都具备。
尽管军用机器狗的概念最早是美国人提出来的,也是美国人第一个实践开始做的。
但如今真正把这玩意儿做到世界第一领先水平的,却是中国人,就像许许多多“美国人提出,中国人实现”的东西一样。
让具备热成像搜索能力的机器狗走前面探路,可以很大程度上帮杜克一行人规避潜在的危机与麻烦。
真要是有敌人埋伏了,高清热成像也能第一时间发现细微的环境温度不同,察觉出异样。
端着手里的MK48轻机枪走在队伍最前面,尽量放轻脚步的杜克走几步就用眼角余光侧着看一下,手持机器狗操纵终端的陆战队员就在身旁紧随。
“没发现任何异样,热成像里灰茫茫一片,没有发现热源信号。”
“那也不意味着绝对安全,继续,保持警惕。”
低声下令之际继续前进,总觉得这地道没那么简单的杜克,边走边抬头看向头顶左右、脚下地面。
地道的工程质量和之前见到的阿加尼的老窝没法比,看上去像是这些恐怖分子们后来才修的。
墙体和地表上的混凝土层坑坑洼洼、严重不平整,甚至还有龟裂痕迹。
真要是搁这地方使用爆炸物,不需要威力多大,杜克估计几颗手榴弹下去就有把这鬼地方炸塌方的风险,到时所有人都得被活埋等死。
限制使用爆破武器对于进攻方无疑更加不利,是依托地道复杂地形的防守方优势所在。
只希望不要遇到太高强度敌人的杜克,又一言不发地率队往前走了会儿,忽然听到身旁“遛狗”的陆战队员开口叫停。
“等等,有发现——”
“地面上,地面上有热源!是滴落状的连续热源,很微弱但确实有,而且温度正在下降,连成一条线一直通往地道更深处。”
“是血。”
侧头看了眼操纵终端显示屏上的反馈画面,不假思索的判断当即从杜克口中道出。
这种滴落状不说、还一滴一长串的连续热源信号,明显就是移动中血流不止的特征。
人血是有温度的,就算流出体外也不会立刻冰冷,而是会和一杯温水放于室温中一样逐渐降温。
献过血的人不妨摸一摸自己献完以后的采血袋温度,满满一包的血不但鼓鼓囊囊,甚至还有些“略微烫手”,能被热成像发现是再正常不过。
“有人流血了还在逃命,应当就在前面。”
操作机器狗的“遛狗师”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而视线已经挪回、正直视正前方的杜克,却并不是完全认可。
“也可能是故意洒血引你上钩,让狗继续往前探路,注意警戒。”
“收到。”
过了前方的地道拐角,一路警惕拉满率队来到方才机器狗探过路的地方。
抬手示意暂停前进,主动蹲下身来的杜克摘掉手套,探出食指轻轻一抹地面上滴落的血迹。
“还剩点温度,半凝固状。出血量不致死,人还有行动能力,准备战斗!”
伸手一摸一看,就能弄清楚这么多名堂,也算一般人做不到的本事。杜克久经沙场的超丰富实战经验,在此刻就派上了用场。
领着陆战队员们沿着机器狗走过的路,再往前摸了没多远,一旁的“遛狗师”陆战队员再度传来信号。
“到头了,往前是门,木头的,看上去不怎么结实。”
“......”
闻言停下脚步的杜克再度看向“遛狗”显示器,只见机器狗此时已经停在了一扇木门前,被拦住了去路。
灵动轻巧的狗头上下摇摆,跟猫头鹰似的直接转了360,完整扫了一圈上下左右的全景情况。
在没有发现任何异样,没看到疑似诡雷也没看到陷阱特征的情况下,端住手里轻机枪的杜克终于下令。
“靠上去,准备突破!”
一行人紧贴墙根放轻脚步凑到跟前,摆出姿势做好最后的准备。
眼见时机已到,后腿弓曲的机器狗猛然发力、往前一撞,靠自身的冲击动能一头撞开了本就虚掩没关紧的房门。
“啊啊啊啊——进来了!打!开枪!”
“快开火!”
哒哒哒哒哒——
噼噼啪啪咻——
早已料到会是如此情况,对此丝毫不感到意外的杜克左手拉环一拔、右手松开保险向前投出,罐状的震撼弹顺着被机器狗撞开的门边就给扔了进去。
砰——
“眼睛!我的眼睛!”
“耳朵!耳朵听不见啦!!!”
“啊——”
哒哒哒哒——
房间里的枪声还在响成一片,不过子弹却已没了准头到处乱射。
抓紧时机的杜克不做犹豫,短暂前冲助跑在贴近门边时向后一仰,主动把自己摔倒并借助前冲惯性滑铲入内。
冲入屋内的一瞬间,按照机器狗画面中拍到的敌人所在方位。
身子还没停下的杜克已经在抬枪预秒,枪口所向之处果然有正一手捂眼、一手持枪胡乱扫射的敌人,紧随其后的便是扣动扳机。
哒哒哒——哒哒哒——
只打短点,不打长射。
在杜克迅速撂倒两名敌人,停止惯性前冲还没来得及起身之际。
紧跟自家队长的其余陆战队员们也已突入屋内,朝着尚处在失能状态的残敌立刻开火
哒哒哒——
砰砰砰——
“安全!”
“清空!”
从杜克率先冲进屋内,到陆战队员们打出本轮交火的最后一颗子弹。
全程耗时不过8秒,房间里全部五名持枪之敌,此刻已经被尽数打倒在地、再无起身的机会。
借助滑铲的姿态,来降低自身直接暴露在敌方枪口下的投影面积;同时还能保持运动状态,增加敌快速瞄准难度;再者又避免了长枪管机枪,在房门口射击时因尺寸而施展不开的窘境。
对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战术动作一清二楚的杜克,面目表情没有丝毫因杀人或胜利后而产生的波澜,此时已经拎着机枪从地上起身。
“还是ISIS,胳膊上有他们的标语纹身,一帮渣滓!”
检查尸体确认情况的陆战队员传来汇报,杜克正走上前去之际还未开口,一旁角落里的另一名陆战队员忽然再度举枪。
“嘿!这儿还有个活的,还没死透!”
“嗯?”
停下脚步回头一看,杜克果真看到有个半残废的家伙,正靠在旮旯墙角气喘吁吁。
因失血过多的缘故已经显得面目苍白,此时正被距离两步外的陆战队员,手持MK18步枪指着脑袋。
整个人看上去已经是离死不远,能看到太奶正向自己招手的那种。
在其挂掉之前,还想上去最后问两句的杜克,随即转身迈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