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本次行动中,俄国人出工出力占据大头的缘故。
按照事先决定好的那样,杜克很快就向下机集结完毕的格鲁乌这边,移交了本次行动的指挥权到苏洛维琴科手中,自己只担任战地副指挥一职。
关系要好的男人之间,有很多事情都可以商量着来。
但战场指挥这事却是万万不可以,明确的第一指挥员职务是必须确定的。
杜克明白此理,遵从理智与冷静的判断分析,做出了自认为的最佳选择,苏洛维琴科也是同样。
杜克这么愿意配合,倒是也省得苏洛维琴科,再去专门为此做协调沟通。
彼此间都明白这么做是为了大家好,是为了任务能够更顺利妥当地完成。
在废墟上找了块空地后的苏、杜二人没有多言,就地开始讨论起接下来的行动方案,召开具有时敏性的战地会议。
最先开口的,是展示着平板电脑上的卫星地图,同时还带来了最新可靠情报的苏洛维琴科。
“根据卫星和高空侦察确认到的情况,以及其它多方面情报综合汇总来看。”
“目前基本可以确认未来科技在伊德利卜市的活动中心位置,在这里,一处废弃的地下军工厂。”
“地下军工厂?”
眉头微皱的杜克出言确认,得到的是苏洛维琴科不假思索的点头回应。
“是的,就是一座地下军工厂。”
“冷战时期,这里曾是苏联援叙建造的一座地下弹药生产车间,能够生产基本的轻武器弹药和小口径炮弹。”
“原本是为了在可能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就近向前线部队快速补给弹药。轻型弹药的生产线本身并不算昂贵,价值相对较低,就算在战争中损失掉,也在可接受范围内。相比起其所提供的后勤补给便捷性,这是非常有利且划算的。”
“......苏联人,怎么又是那些苏联人?和苏联人有关的话题难道就没点好消息吗?”
这已经不是杜克第一次在伊德利卜,听说“苏联人”的名号。
上一次听说,还是在阿加尼那儿。
他那固若金汤的地下毒枭老窝,同样是苏联专家设计的一座地下军事工程设施,在叙利亚战争爆发后被鸠占鹊巢。
相似的事情现在再度上演,未来科技做出了和阿加尼一样的选择,同样选了一座“苏联遗产”的地下军事工程设施当自己的窝点。
这种异常难啃不说,还非常难以渗透或强闯进入的名副其实“乌龟壳”,正是让杜克头疼的核心问题。
面对杜克的抱怨,苏洛维琴科只是语气平淡地继续开口。
“这并不算奇怪,你要知道,阿萨德家族与苏联合作的历史非常悠久,并在后苏联时代由俄联邦继承。苏联援助建设叙利亚基本贯穿了整个冷战周期,叙军那清一色的苏械装备就是这么来的。”
“建设这条地下生产线,起初的目的也是为了应对在土耳其方向上,与北约可能的战斗。没有人能预料到之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久远的未来会发生什么,不能以今天的结果去评判前人的是非。”
“......好吧,你说的对。所以,我猜你们俄国人肯定有办法应对,是不是?”
就算杜克不问,苏洛维琴科也正打算接着往下说。
“对我们而言幸运的是,这座地下军事工程设施的设计图纸,没有在91年的那场浩劫中混乱被毁或遗失。我们从涉外军事工程的档案中,找到了当年的工程设计图,看这个。”
说着,苏洛维琴科便已拿起手中的平板电脑,滑动屏幕切换到另一个界面。
只见一套完整的军事工程设施设计图,已经以扫描件的形式呈现于眼前。被苏洛维琴科提前由纸质图纸转换为了电子档,方便信息化存储携行。
杜克是真没想到,俄国人手里居然还能有如此好东西。
试想敌人躲藏在一栋封闭的地下建筑物内,而你作为军事指挥官,拥有敌军所处建筑的完整设计图,精确到每一个小房间的长宽高尺寸都如数家珍。
这就是字面意思上的“战场开挂”。
有了这外挂加持,辅以现代战争中多样化的军事打击手段。
对付这种看似难啃乌龟壳的难度,无疑会极大幅度地降低。
觉得这已经足够让人惊讶的杜克却是没想到,苏洛维琴科藏在手里的好牌,那可还不止于此。
“为了更方便这次任务的执行,信息化部队依照原始设计图,搭建了一套完整的3D建模,用来立体模拟这处被未来科技所占据的苏联援建军事设施。”
边说边滑动屏幕的苏洛维琴科,这下又把眼前的界面,切换到了经过简单渲染的3D建模展示。
从这一套3D建模中,杜克能很清晰、立体、且完整地看到整个地下设施的所有房间。
整体来看只能说规模真是不小,除了位于设施中心部位的生产车间,依照标注的长宽高尺寸,看起来差不多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之外。
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还连接着各种功能性、辅助性的小房间,属于那种看一眼就让人觉得“这地儿太复杂不好打”的程度。
“这鬼地方七绕八拐地像个地下迷宫,你怎么说?有什么好办法来对付?”
既然已经将指挥权交了出去,杜克理所应当地询问身为本次行动军事主官的苏洛维琴科,寻求可行方案。
好消息是尽管面对的目标颇为复杂难缠,但俄国人确实有对应的解决方案。
已然成竹在胸的苏洛维琴科随即回道。
“很简单,从能源下手。”
“情报显示未来科技在该处地下设施设立了实验设备,无论他们到底在做什么样的恐怖实验,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整套设施的耗电量必然不小,那些大块头的机械设备就没有一个是省电的。”
“而基础设施残破的伊德利卜市,恰恰是一个电力资源稀缺的地方。靠接入本地电网来满足全天候24小时电力所需,这对未来科技庞大的用电量来说根本不可能。”
“我们合理推断,未来科技应当是在地下设施内,建设起了一套自给自足的供电系统,能够满足自身的用电量所需。”
“所以,只要找到了地下设施内的电力室所在地,随便使用什么手段瘫痪或者破坏它,停止电力供应。”
“那么未来科技的整个设施运转就会陷入瘫痪,他们将不得不敞开大门、来到地面寻求帮助,那时就是我们趁虚而入的机会。”
“嗯......说得好,计划绝妙,但你怎么找到发电室的所在位置?”
苏洛维琴科的计划不错,杜克听了也觉得在理。
唯一的问题是,如何找到这至关重要的发电室所在位置?
杜克可不觉得,靠苏洛维琴科找来的苏联时期旧设计图,到如今还能精准找到未来科技电力室位置。
这设施被未来科技占据已经相当长一段时间了,鬼知道未来科技对其做了怎样的改造和布局调整,没人能单靠这一张设计图肯定关键目标的精确坐标。
有关于这一点,同样有所准备的苏洛维琴科话锋一转,提溜着平板电脑一脸正色地望向杜克说道。
“未来科技没办法虚空发电,有电可发的基础是他们要定期补充燃料,运入地下设施再转换为电能。”
“他们的燃料补给窗口就是我们的机会,到时候必须派人混进燃料补给车队,跟着未来科技的补给队一起渗透进地下设施,再找到发电室的所在位置将之解决掉。”
“马萨耶夫中校和他的车臣精英,自愿执行这趟危险系数极高的任务。”
“如果按此来制定作战计划的话,届时就是你和我的人一起在外等候战机。等时机一到、未来科技不得不窜上地面,乱了阵脚的时候,那就是我们里应外合打进去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