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邓婵玉咧嘴一笑,黑黑的脸上露出雪白的牙。
“记住了,记住了!我这就去!嘿嘿...”
赶紧跑去洗脸更衣。
看着她蹦蹦跳跳的背影,陆冲苦笑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往朝堂大殿走去。
朝堂上。
陆冲坐在王座之上,主要起一个班主任的作用。
朝政之事,诸如哪里的粮食遭灾减产,哪里出了匪盗祸患,哪里发现了矿石,哪里有人点出了什么科技...
该奖赏的,该处罚的,该安抚的,都由百官小组讨论。
王叔箕子和比干则是班长和纪律委员。
班长负责找出问题,确认解决方案,研究方案可行度,统筹调度各小组之间的合作安排。
纪律委员则盯着看哪个小组有没有不认真讨论,懈怠工作,聊天打岔的。
如果小组内没有解决,就提出来,集体讨论。
最后实在拿不准的,就交给陆冲拍板决断。
没有找出方案的问题,则派专门的官员下去调查,将更加深化的现状情况搜集来。
如此一来,大部分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包括有没有蛮夷部落要换酋长,派使者来大商献礼,换取盖章加封。
甚至四方八百诸侯谁家没有及时进贡,哪个过节的时候,娶妻纳妾生孩子,忘了派使者来送贺礼......
这么些年以来,陆冲也早就将这套议政制度深化下去,效率大为提升,他也能从天天埋头批奏章的日子里解放出来。
“启禀大王!”箕子将刚统计好的奏折递了上去。
一个寺人,也就是太监,将奏折扑到陆冲面前的桌案上。
陆冲像往常一样打开奏折:
“今日朝会事件共计二百五十八件。
其中民生类一百七十六件。
边关军情十五件。
诸侯和异族朝贡十件。
王族相关二十九件。
匪盗案情十件。
王宫与祭祀相关十六件。
另还有一件与妖族相关。
以上事件均已有解决方案,交由朝会后细化执行。
最后一件事还需请大王定夺。”
陆冲无奈地叹了口气,看了眼侧门外。
那里早已洗完脸,换完衣服的邓婵玉。
正在百无聊赖地坐在门槛上玩石子等他,时不时往里面瞧一眼。
箕子和比干见大王在奏章后向外歪头,便也侧头一同往那边瞧。
陆冲无奈地又叹了口气,接着往下一页看去:
“有上百名贵族共同签名,想要大王公平一些!
希望大王讲武堂针对贵族子弟的招生标准降低!
并希望针对平民增加一项出身核查!
以免混入奸细和底层人渣!
还要禁止奴隶后代参考......”
“啪!”
陆冲听了,直接合上奏章。
冲着箕子伸出手道:
“他们签字的名单何在?”
箕子掏出名单,寺人正要去拿,陆冲却早已起身,走下王座。
来到箕子面前,亲手拿过名单。
扫了一眼,发现都是些小贵族。
最大的封地人口刚刚过万。
虽然称呼上也是什么伯什么侯的,但跟东西南北四大伯侯比,就像蚂蚁比大象。
就算一百多个加起来,也不过他们四个之一领地的十分之一。
此番联合上表,说是什么坏了祖训,不合规矩,前所未有,有违伦常......
陆冲冷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