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们家除了之前约定好的每年的赡养费用,基本上与那边已断绝往来。
很快时间来到了一点多,不会儿就见从办公室里出来几人。
其中有两位是拆迁办的工作人员,另有村里的领导们陪同。
领导简短发言:今日只是统计各家各户的土地情况,最终结果将在审核无误后,两周后陆续开始正式打款。
众人听后立刻都在底下窃窃私语。
围绕着拆迁的这事在红山村已经热闹了几个月,如今终于尘埃落定。
众人也都高兴不已。
母女俩将他们的宅基地证明、土地证等所有证件全部一起带来,包括家庭户口本。
这次他们家不仅涉及到住房,还有耕地六亩,也被纳入进去。
她家宅基地面积共有三百二十平。
每平方二百八十元,共计八万九千六百元。
另外耕地按照三千块一亩,六亩地,合计一万八千块。
两者共计加在一起合计107600元。
在这时绝对是一般人家都没有的金额。
就他所知,老曹家所分到的钱虽比她家要多。
老曹家房子上下两层,且也有院子及两边厢房。
但无奈房子平方数虽多,但架不住分的人也极多。
平摊分到几房后,各家各户倒也能买到便宜的住房。
但手中要想留有余钱再置办其他物件,倒有些紧巴了。
且就是不知,那曹老头愿不愿意将这许多现钱分给几个儿子了。
母女俩将所有材料包括需要打款的邮政银行账号也都留给了拆迁办,若有问题再另行通知。
若没有则在两周后打款。
这事儿终于尘埃落定!
他们家此次竟然分到这么多钱,对程丹琴来讲,可真是天文数字。
不知要上多久的班才能赚来。
加上之前卖房存款,此时程丹琴对去省城再也没有后顾之忧。
曹德明虽现在双腿无法行走,但各方面的精神状态极佳。
一家三口,女儿懂事、成绩又好,家庭和睦,对程丹琴来讲已是很好。
两星期后,曹学雅这日在得知村里广播通知部分审核通过的居民户已打款成功。
第二日一早,她特意早早去了邮政银行排队查询。
确实已到账。
看着存折上一排的零,心中也是高兴不已。
有了这些,他们去省城的生活,将会更加有保障。
特别是也能让父母更加安心。
随着款项到达账上,他们现在所住的房子已不属于他们。
当时签订合同时已明确,拆迁办要求在拿到款项的一个月内搬走。
当日晚间一家三口欢欢喜喜的吃了一顿庆祝晚饭。
几个月的等待终于落地。
曹德明夫妻俩人倒是对去省城没有执念,只是他们看出来女儿非常想去,为了女儿前途着想,加上他家条件已允许。
夫妻俩这才敞开了心胸接纳这事。
接下来一个月,可谓是兵荒马乱。
程丹琴需要厂里辞职,而曹学雅需要办理转学。
家里更是有许多东西需要收拾。
好在很多东西,之前就已零零散散的整理着,倒也没费太多事。
就这么在三月底,一切都准备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