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翻到下一页,展示了晶体管计算机的应用前景:\"有了这台机器,我们可以处理更复杂的科学问题,进行更精确的工程设计,甚至开发自动控制系统,为工业自动化奠定基础。\"
科学院代表中,几位年轻的物理学家已经站了起来,他们的身体明显在发抖,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其中一人甚至开始无意识地踱步,嘴里喃喃自语,仿佛在进行某种疯狂的计算。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李明远展示的技术蓝图深深震撼,之前的争执和质疑已经烟消云散。
每个人心中都涌动着同一个念头:这些技术,将彻底改变国家的面貌和命运。
军方首长、科学院老院士和工业部代表不约而同地站起身,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似乎在无声地交流。
最后,军方首长代表三方开口:
\"李总工,我们为之前的武断向你道歉。现在我们完全理解了你的坚持。这些系统的确应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发展。请告诉我们,你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才能最快地将这些蓝图变为现实?\"
李明远环视会议室里的众人,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震撼与期待。
\"各位首长、各位专家,\"他的语气诚恳而坚定,\"要将这些技术从图纸变成现实,我们需要三个核心条件:一流的人才团队,充足的资源保障,以及相对独立的研发环境。\"
军方首长立刻点头:\"人才方面,我们可以抽调军工系统内最优秀的工程师来协助。\"
科学院老院士也表态:\"科学院可以派出理论物理、数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专家,与工程师们密切配合。\"
工业部代表补充:\"资源保障方面,我们可以优先调配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确保不会出现供应短缺。\"
赵部长一直默默听着,此刻终于找到机会插话:\"各位,我有一个提议。\"
所有人的目光转向了他。
\"李总工的这些系统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不适合在普通工厂环境中研发。我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研发基地,由轧钢厂牵头,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力量攻关。\"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军方首长的响应:\"赵部长说得很对。这种重大项目需要有专门的基地,既能保证安全,又能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
科学院老院士也表示赞同:\"集中优势力量,避免分散,确实是科研攻关的有效方式。\"
工业部代表却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但建立这样一个基地需要时间,会不会延误研发进度?\"
李明远思考了片刻:\"其实,轧钢厂后面有一片闲置区域,原来是计划建新车间的,地基都已经打好。如果能迅速改造,一两个月内就可以形成初步研发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