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云平不这样认为,钱在这位大哥手里,那是得一点一点往外抠。
云平把这四分之一的工资又存起来一半,拿出八分之一的钱,也就是25元,用来加营养。这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猪肉2.6元一斤,鸡蛋1.5元一斤,青菜0.6元一斤......云洁再一次感谢学校食堂的饭票菜票。
好在还有姥姥家和奶奶家亲戚,这段时间陆陆续续送来鸡蛋、白菜、萝卜、地瓜、咸菜、鸡鸭肉啥的,还有自家种的麦子磨的面粉,自家榨的豆油,甚至还有罐头、饼干、麦乳精等,估计吃两三个月不成问题,眼下有各种吃的,就少花些钱吧。
进账少,云平又打起了饭票菜票的主意。
学校里按照大人的定量每个月给连家兄妹四人补贴,其实四个人吃三个人的量就足够足够,剩下一个人的饭菜票,云平琢磨出了一套刚性物品兑换策略。
教地理的李老师是个大龄单身男青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特别热情,跟同学们处得像哥们,云平找到他,一顿哭诉,李老师便承担了饭票换粮油的重担。没过几天,就把一把饭票换成几把挂面。
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写完作业,云平便把这个月的饭票菜票还有营养费摆出来,蘸着口水开始数饭票:“一张饭票两个馒头,十张饭票换五斤挂面,也就是说,二十个馒头换五斤挂面。”
“一个馒头四两,八斤馒头才换五斤挂面?”云升立马发现不对。
“是哈,挂面怎么这么贵?”
云平把饭票紧紧抓在手里,好像有人要接着拿他的饭票去换挂面。
云洁实在有点看不下去,有必要跟葛朗台似的吗?每天晚上把金币拿出来把玩一下。
“一顿饭八两馒头吃得下,你能吃得下八两面条吗?”云洁觉得这两个人有点傻,没做过饭还没吃过饭吗?
“倒也是。”云平继续摆弄他的饭菜票。
最开始,云平是给每天做了定量,后来发现周一到周五和周六周日吃法完全不一样,学校食堂周二吃面条,周四吃大包子,周五吃油饼——大包子和油饼可以多买点回来当早饭,周六周日学校没饭。
所以,又改成了一周为一个单位,这样,25元的营养费又变成了一周6块钱,云升觉得这完全无法忍受,干脆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学校食堂上。
如果能进教师食堂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