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一辆插着红旗的小轿车,披着耀眼的红绸子,慢慢驶入村庄的大道,后面是一辆小轿车,又一辆小轿车,又一辆小轿车,又一辆小轿车......
全庄的人都沸腾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小轿车,就像来了一整个车队,车上坐得满满的,都是人。
正焕老爷带着见星娘站在大门外面,红光满面,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心里庆幸多亏把庄里的人员都发动起来了,看亲家这架势,咱们怎么热情都不为过啊。
头车停下,见星抢先一步下车,伸出手来接着新娘子,大家翘首以盼,都想目睹新娘子的芳颜。
一身红衣的新娘子下车,人群里发出一声声惊呼。
“这么高!”
“快赶上见星了吧!”
“真是高个细溜条!”
新娘子盖着红盖头,一时看不到真颜,这身高先是镇住了众人,足足一米七的个头,踩着细细的高跟鞋,盘头加红盖头,眼看个头都快赶上见星了。比一般的男人还高出一块。
这个年代,女人的身高普遍在一米五到一米六,男人一米七左右,这个新娘子,真是好个头!只这一点,就足以让众人羡慕。
紧跟着的第二辆车打开车门,一边一个,下来两个年轻的女孩,人群中立刻又爆发出一阵阵惊呼声。
两个女孩穿着一模一样粉色的衣服,乍一看像是双胞胎,其实并不是。
左边的女孩子叫晓荷,略微高一些瘦一些,长长的头发挽起来,斜斜插了一根古香古色的簪子,一派清冷,颇有古风;右边矮一些的女孩叫媛媛,圆润一些,鹅蛋形的脸庞白得发光,大大的眼睛笑得弯弯,一副喜庆模样。
这就是两个伴娘了。
两个女孩子实在耀眼,人们一面盯着两人上下打量,一面窃窃私语,女孩并不恼,反而把脖子挺得直直的,任人打量。
因为新娘子是外地的,从县里宾馆出嫁,原本繁琐的“回门”“叫客”“送客”等习俗统统简化了,拜过天地揭了盖头,认过亲改过口后,新娘子坐床,新郎官被两个伴郎陪着,开始给庄里男女老少和来送亲的女方家人敬酒。
新娘子揭了盖头,大家终于看到了真颜,虽然没有见星那样漂亮,话说谁家孩子能长成见星那般颜色,但新人眉眼如画,自有一种清贵质感。再加上两个娇嫩的女伴在侧,竟有一种仙人之姿。越看越顺眼,跟见星真是顶顶相配。
新郎新娘,再加上四个如珠如玉的伴郎伴娘,真是养眼。连照相的师傅都说,没见过这么多漂亮的孩子,真是洗照片都不用曝光了。
新娘黄念真跟两个伴郎是大学同学,彼此熟悉,这会子把两个年轻的伴娘介绍给伴郎,看大家害羞又紧张的样子,心里窃喜,都是年轻人,如果相互看对眼,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媛媛是黄念真舅家表妹,年纪还小一些,正在上大三,晓荷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手帕交,两家是世交,年龄相仿,也是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目前在一所大学当教导员。
念真看得真切,晓荷明显对季潮更感兴趣,便有意撮合:“季潮、如宾,你们两位男士可要照顾好今天两位娇娇客,拿出绅士的风度来!”
念真故意把晓荷往季潮身边推去,晓荷被推到季潮身边,脸颊变得通红。
见星在邀请两位舍友做伴郎前,就跟他们交待过,念真会带来两个伴娘,乡下民风淳朴却有时不讲规矩,希望两人能保护好两个女孩子的安全和体面,这会子看到媳妇这个做派,便明白她的小心思,偷眼看自己好友,如果好友也有此意,倒可以成人之美。
婚礼进行到晚上,女人孩子都来看坐床的新娘子,见星和伴郎在外面敬酒,一派热闹景象。
见星频频跟大家作揖打招呼:“新娘子怕羞,大家不要闹她,吃好喝好,吃好喝好。”
有调皮的小子起哄:“见星爷爷,这是娶的新奶奶,咱们可不敢闹她老人家!”
“孙子不敢闹,爷爷不知道敢不敢闹呢!”有人调笑。
“爷爷不敢闹,孙子就敢闹!”这是云辉、有时、有至等小一辈。
正是年轻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纪,家里长辈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在见星婚礼上闹腾,这可是爷爷辈的婚礼,女方又是城里人,不能往常那般胡闹。
云辉可不管他是爷爷还是叔叔,明明跟自己一般大,仗着上过大学又长得俊,一副清高样子,偏偏庄里家里都拿他跟宝贝似的,又不是玻璃做的,还不让碰了?
不趁着他结婚闹一闹,平时哪有机会?见了还得叫爷爷,压得死死的。
云辉领着云发、有时、有至等一帮半大兄弟和侄子,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见星旁边转了几遍,都瞅不准机会下手,那个姓季的同学,大眼一瞪还挺吓人。
又来新房转了几圈,被婶娘给赶了出来。
如此几遍,都难以下手,云辉的心火被拱出来了:“奶奶的,我就不信,闹洞房还能不让我们进?我倒要看看,这爷爷奶奶的洞房到底怎么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