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十岁时,马婆婆相中了董家八岁的二女儿。
三岁看小,七岁看大,八岁的董如雪长得端端正正,又听话能干,董家的日子快要过不下去了,马家婆婆趁火打劫,用三分之一的彩礼行情聘下了董家二女儿。
也不叫童养媳,新社会不讲那个,对外就说是娃娃亲,董家拿了彩礼,熬过一段最艰难的日子,马家把董家当亲家,平时也有走动。
但马家婆婆是个精明角色,平日里对董家的帮衬都记在小本本上,每年过年时,总是上门去,把一年来吃了多少,送了多少,从头到尾数落一遍,董家夫妻俩臊眉耷拉眼地听着,心里又羞又恨。
马家还有个小九九,帮衬不能帮到别人身上去,有时候家里有口吃的,就把董如雪叫到马家,吃完了再让她回家。肥水一点都不流到董家田里。
董家几个弟弟妹妹馋得急了,围着姐姐转圈,好像能从她嘴里掏出点什么。
爸妈问她吃了啥,她紧闭着嘴,也不说话,董如雪本来就不爱说话,这下子话更少了。
爸妈看她这个样子,家里有啥吃的,也就经常避着她。
董如雪心里苦啊,马家拿她当外人,董家也逐渐拿她当外人。两边都是夹缝,再使劲也融不进去。
小小的董如雪唯有咬牙学习,终是靠自己努力考上了师范中专,有了工作,也就有了自立能力。
及至长大成人,董家欠着马家的越来越多,已经还不清了。
马家婆婆看着“儿媳妇”这么出息,出落得亭亭玉立,还当上了老师,吃上了国家饭,心里很是得意,得意自己有先见之明,早早地就花钱定下了这媳妇。
董如雪晓得婚姻自由,儿时的所谓“彩礼”算不得数,但乡里乡下的,又是最讲究信誉,如果自己提出退婚,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指不定惹出什么乱子来。
看自己娘家,也不像是肯为自己出力说话的样子,董如雪很苦恼,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在年纪也不大,就这么拖了下来。
现在有个更大的问题就是,董如雪今年20岁,可马高亮22岁了,自从董如雪中专毕业回到六中教书,马高亮可是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
这是一个很好的小伙子,高高壮壮,小平头,黑脸膛,一双眼睛如他的名字,黑亮黑亮的,看着你的时候,总有一种憨厚诚实的感觉。
马高亮对董如雪总是一种小心翼翼的样子,仿佛面对一个珍贵易碎的瓷瓶,不敢碰,也不敢高声说话。
董如雪在旁人面前是个羞怯的小兔子,在马高亮面前就是个骄傲的小兔子。
马高亮小心翼翼地捧着他的小兔子,生怕她跌了碰了委屈了,马家婆婆这几年越发消停了,就是因为儿子越来越护着董如雪这个“小媳妇”了。
如果马高亮是个混不吝,董如雪咬咬牙也就抗争了,但面对这么一个优秀勤劳又模样出众的农村小伙子,纵然董如雪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也难以启齿。
拖拖拖,拖到现在,遇到了李尚德,相同的教育背景,相同的工作环境,更多的共同语言,董如雪终于下定了决心,在正式面对李尚德的求婚之前,跟马高亮掰扯明白。
大不了工作前几年,把工资都还给马家,给马高亮准备一份比目前行情多一倍的彩礼,帮他把媳妇娶到手。
下定决心后,董如雪又在纠结要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李尚德,想了想,还是算了,不要让这件糟心事影响自己在李尚德心目中的形象。
跟马高亮谈判,董如雪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