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也是好笑,竟然有人告状告到他这里来,说是连家兄弟掉进钱眼里了,把家属院弄得像菜市场。
有庆心里是不认同这个说法的,明明就是给大家提供了方便,新鲜便宜的蔬菜,又加上方便,估计也就是这种闲得蛋疼的人才会找事吧。
无奈这人还是个退休老教师,既然反映情况了,必须得走个程序,给个说法。
云平先是做自我批评,争取个好态度:“付校长,是我们做得不对,不该在家属院叫卖,影响大家休息,污染环境。”
付有庆摆摆手。意思是不用多说。
“最近你们过得怎么样啊,我看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得不错,吃饭啥的还适应吧。连莲秋天就该上小学了吧。云平马上要初中毕业了,下一步想考中专还是考高中?”
“吃得很好,学校发的饭菜票足够足够的,食堂很方便,省了我们不少时间。学习时间也充裕。连莲已经准备好上小学了,上了小学就可以跟我们一起上下学了。至于我,我的打算是继续上高中,将来考大学。”
有庆点点头,“你的成绩好,还是应该上高中,将来考上大学才是正道。再说,你只要在六中上高中,就有补助,上了中专可就没有补助了。”有庆朝兄妹俩挤挤眼睛。
兄妹俩相视一笑,其实他们就是这么想的。
云平继续上高中,一是以后可以考大学,二是可以继续拿三年补助,三是接下来三年还可以跟其他几个在一起生活学习。
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云平心里还有一个原因,卖菜生涯刚刚开始,如火如荼的,如果他出去上中专了,谁跟云升一起搭档卖菜呢?
“就是因为没事做,才想着在学校卖菜的。姥家舅家都是种菜的,我们帮着在学校销售。”云平偷眼看付校长,付有庆眼睛忽闪忽闪的,一直在认真听着。
云平突然充满勇气,继续说下去:“最开始也是替姥家处理滞销大白菜,后来有黄瓜,有西红柿这些稀罕菜,家属院好多人追着要,我就想,既然大家有这个需求,不如我们辛苦一下,把菜搬到家属院来,既解决姥家销售问题,又方便老师和家属们,再者,我们也可以挣点零花钱。”
云平看付校长还是笑嘻嘻的,“我们不缺钱花,但想着反正有这个资源,不能浪费了,凭自己的劳动,积攒点钱,万一以后有个急用,不能有事都找学校,给学校添麻烦啊。”
云洁接过话头继续说:“学校对我们的照顾太多了,我们不能一直手心向上,我们都大了,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双手挣钱,当然,前提条件是不影响学习。这个我们保证做到!”
付有庆还是不说话,笑嘻嘻地看着两个人。
云洁心里突然想:“这人不会就长了个笑模样吧,他是不是已经在生气了。”
付有庆并没有生气,相反,他觉得连家这几个孩子真是太懂事太让人心疼了。
学习成绩好,待人彬彬有礼,原来生长在温室受尽宠爱的孩子,一夜之间迅速长大,竟然开始靠自己双手挣吃喝。
虽然县里和学校里对孩子有各种照顾和补助,但最怕的是就是坐吃山空,孩子们越大,用钱的地方就越多,如果这几个孩子心智不够成熟,他这个做校长的势必要付出很多精力来照顾他们。
现在看来,他们不仅不需要额外照顾,甚至开始自力更生,有计划有对策有行动,跟几个月前的状态截然不同。真是刮目相看。
至于有人告状,告就告呗。
先消停两天,等家属院买不到菜了,自有更多人反映,到时候看民意呗,总得照顾更多人的需求。
或者干脆在自己门口售卖,这就管不着了吧。
“你家院子不是正好临着主路吗?老师们上下班正好路过,不如直接在门口摆上啊。大家下班顺路就买上了。”
云平云洁一对视,对啊,咱家就在大路边上,干脆摆在家门口叫卖,这样就不影响别人家了。
六中东区家属院就在教学主楼的后边,一条甬路从南向北,两边各有一排宿舍,连家的小院子在主路西边第二排第一家,可不就是交通枢纽嘛。
东侧院墙和主路之间,还有一块硬化地面,在这里摆个小菜摊子绰绰有余啊。
两人喜出望外,还是付校长办法多。
“可学校要是再不让怎么办?”
“怎么办?”付有庆指指自己的鼻子,“我就是学校!有人告状再说呗。”
“不是嫌弃把西区家属院弄成菜市场了吗?那就在东区摆摊。反正大家都从你家门口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