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书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六百六十章 故事有点长

第两千六百六十章 故事有点长(1 / 2)

“肘子最近又多了哪些收藏”安思远等到周至过完瘾后,才对他问道。

“太惭愧了。”周至摇头:“我这段时间都在偏僻的少数民族乡村,收藏方面没有多少建树,只是委托婉秋姐参与了几场拍卖,另外就是在旅途中顺道收过几件东西。”

“哦对了。”周至从包包里取出一本相册:“这是用您捐赠的资金修缮的五处古建筑,我让工作人员拍摄成了相册,每一页都是两幅,一幅是修复前拍摄的,一幅是修复后,站在上一次的拍摄地点拍摄的。”

“哦”安思远放下了烟斗,将相册接了过来,相册有a3篇幅那么大,每一页都是上下两幅照片,非常清晰。

“这本身也是重要资料,会成为我们修复的样板。”周至笑道。

其实安思远拯救中国古建的动作比周至还要早,九二年的时候就捐助过一笔资金,用于几处古建的维修。

等到三峡文保基金运作成功,吸收到大量捐赠后,周至认为文物保护工作不应该仅仅限制在长江流域,于是将基金会的名称改为了虞唐文保基金,业务范围也从文物保护,扩展到了人文调查,研究,记录片拍摄,布展宣传等多个方面。

安思远听说之后干脆将自己的基金也交给了虞唐文保基金会管理,不过周至还是继续让安思远基金最初独立运作的那几栋古建单列了出来,现在修缮完毕,自然要让安思远来看看结果。

几处建筑分布在好几个地方,分布在王坑,江北村的两处还算比较好拯救的,地处村里,想怎么修就怎么修,乡亲们还支持。

但是坐落在市区里的进士第,城隍庙,刘家祠堂,抢救起来就麻烦了。

按照文保工作的原则,周至觉得最好列为不可移动文物,采用就地保护的方案是最科学的。

但是地方却不这么认为,这三处建筑与城市规划建设发生了冲突,市政需要扩开道路,规划新区,这三处地方反而成了拦路虎。

要是在往后二十年就好办了,什么规划都要给文保工作让路,所谓别的城市的地铁是用盾构机挖出来的,西安的地铁使用勺子和刷子挖出来的,说得很夸张,但道理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现在的情况却不一样,经济建设压倒一切,所以这几处建筑就应该给搬家。

甚至搬家都嫌弃麻烦,地方上想要学习三峡文保的“先进经验”,就是将建筑推掉,只保留具有文物价值的建筑构件放到文化馆,其余一推了事。

最终周至想出了一个办法,多花些钱,将三处建筑都搬到王坑,顺便帮王坑设计成旅游景观,算是报偿。

这下就戴上了招商引资的绩效帽子,地方上的配合程度果然就不一样了。

跟安思远汇报了这些,安思远表示非常高兴:“这件礼物不错,将事情交给你来办,真是正确无比的选择。”

“那件青铜器的下落,基金会查到了吗”

“哇……那个过程可就太复杂了。”周至摇头叹气:“好在我们最后还是在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第六期《文物》杂志上找到了,您前两年在港岛购得的那件青铜器,应该就是沧州地区文化局文物组征集到的,出土于河北唐县东峝巃的一件带铭文青铜器。”

“因为上面带有‘鲁子中之子归父为其膳敦’的字样,负责撰文的王敏之老师给自己的文章标题为《河北唐县出土西周归父敦》,在投稿的时候,还投递了归父敦盖内铭文拓片以及器盖捉手涡纹拓片。”

最新小说: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被女知青抛弃后,我靠打猎走上人生巅峰 夜幕无梦 系统,你给我拿错剧本了 1秒1抽卡,我直接强无敌 寒门枭主 我还有未来吗? 美食:ktv卖饭?我真的很正经 被病娇财阀老婆绑走,我笑哭了 默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