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朱厚照说正事(1 / 2)

“老杨,你这么忧心国事,干脆入朝为官吧!”

“只要你答应,剩下的你都不用操心,我让我爹都帮你办了!”

朱厚照是一点机会也不放过,这个时候还不忘初心。

杨轩瞥了一眼朱厚照,没有搭理。

这熊孩子,你越搭理他,他越来劲。

等他感觉到无趣,就自然不会说了。

接下来的路,杨轩一句话也没有说。

这可把朱厚照急的抓耳挠腮。

“老杨,你说话啊,我答应让我爹帮忙跟陛下说还不行嘛!”

“老杨!”

“行了,闭嘴吧!”

“今天想吃什么,跟我去买菜!”杨轩没好气道。

“老杨,你看着来就行!”朱厚照嘿嘿笑道。

老杨终于开口了。

接着杨轩便带着朱厚照去买了一些菜。

这个时节的蔬菜还是比较便宜的,不像冬天,贵得要死。

毕竟是反季节蔬菜。

玻璃大棚的成本也不低。

整个京师也只有大户人家才能吃得起。

至于皇室,有专门种植蔬菜的玻璃大棚。

玻璃传入大明已经有近百年的时间了,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下,市面上出现了更多的玻璃制品。

只是烧制用的还是人工,越是精美,越考验匠人的经验。

使得成本居高不下。

大明的普通百姓是使用不起的,只有富裕人家才能看到玻璃制品。

如今,在大明出海的商品之中,玻璃制品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我们这个民族的创造力是非常强大的,在全世界范围之中都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经过一代代匠人对配方的改良和研究,质量更好,更加精美透明的玻璃制品出现在世上。

瓷器的地位依然是不可撼动的,毕竟已经使用了多少年了?

在出海的商品之中,瓷器依然是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

玻璃制品的价格比瓷器低,深受海外小贵族的欢迎。

对于资本来说,利益永远是推动创新的动力。

海外的财富取之不尽,而加入海外贸易的官绅也是越来越多,想要提高竞争力,那就必须创新,还要降低成本。

这也就促使大明的工业得到发展。

虽然只是轻工业的发展,但也是好的现象。

一个国家的发展,从来都是方方面面的。

按照历史进程来说,当积累足够的时候,重工业也自然而然会发展出来。

当然,关键是这个进程不能被打断。

否则又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去。

最新小说: 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 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 宋终:一拳镇关西 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 梦回春秋当大王 马超重生大宋朝 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大汉谍商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