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赈灾安民,都是需要钱跟物。尽管朝廷派遣去救灾的兵马已经即刻出发,可真正主事的主官还要调派人手物资,迟上两日再走。
黄河多处决口这样大的事,古往今来让皇帝下罪己诏都是常有的事。可目前哪怕是赵祯收到的消息,仅仅是当地两位位帅司发来的八百里加急上疏。帅司是一地最高主官,发生黄河决口的事,绝对是难辞其咎。可是事情拖延到了这个地步,这几个地方从帅司到知县,上上下下恐怕没几个人是干净的。
这一点,赵祯明白,从地方到京城为官多年的包拯也明白。赵祯已经钦点了文彦博为主官,还要加上在朝廷百官之间极有人望的包拯,本来就是在人选上深思熟虑过的。
所有人都知道,黄河多处大决口,是必然要载入史册的。任何一个皇帝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这一笔是肯定要算进去的。且不说赵祯本就性情仁厚,即便是为了自己千秋的名声,赵祯也是一定要妥善处理此事。
“皇上容禀,微臣确是有三个需求。”
包拯跟赵祯也是君臣多年,他明白赵祯也是不喜拖沓,便直接开门见山,“首先,微臣请求皇上,能将此次黄河决口的京西南路,京西北路,京东东路,京东西路黄河沿岸各地虎符,交给微臣。“
这一次黄河决口之所以如此棘手,便是因为决口处实在是四面开花,从洛阳散开二十多处,还都是离京城开封不远。洛阳都已经危在旦夕,开封恐怕也是在劫难逃。保住洛阳,全力护住京城,乃是此次黄河救灾首要之事。
否则的话,若是京城都被黄河淹了,且不说要死多少人,到底要毁了多少财物,古往今来国都被淹,只怕不仅仅是赵祯这个皇帝,连如今大宋的所有官员都要遗臭万年了。
赵祯之所以钦点了包拯,正是因为他对包拯的绝对信任,他吩咐冯春,”将这四路的虎符交给希文。“
包拯即便是心中早有预料,仍然对皇帝对自己的信任触动,拱手,”微臣多谢皇上,不敢不效死以报君恩。“
包拯深深地明白自己的脾气处事有多得罪人。一个在民间是青天的官,通常不会多讨百官喜欢。包拯能够安然无恙地在官场上平步青云,一步一步坐到了枢密副使,开封府尹的位子,都是皇帝在保他。
臣子但凡是选择了一条路,就极其忌讳叛变。包拯既不能投靠新党,也并不愿意。
臣子得遇明君,乃是他之大幸。
赵祯微微颔首,”此次差使艰难险阻,朕再赐你尚方宝剑,斩杀一切该杀之人,不必回禀京城。“
赵祯的心里真切地明白,如果天下间还有谁可以完全信任,那必然是包拯,或许还有范仲淹。
此次黄河大决口之严重,只怕该死的人也是多如牛毛。
赵祯想起来了昨日晚上在梦中,他躺在姜霜同身边做的那个梦。
他梦见了黄河的决口竟然合拢,最后汹涌的黄河水汇聚在了一起,黄河改道夺淮河河道,从淮河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