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薅点经费(1 / 2)

第460章薅点经费

对此,一向反感旁人用命令式口吻跟自己说话的裴缙,却一反常态的没有应激。

或许是因为姜蕴身上独属于学神的气场实在太过强大。

以至于跟他说话时,就和与高度发展的智能ai没什么区别。

都给人一种不像活物的伪人感

由此一来,反倒少了相处时常见的气场不合与诸多情绪价值上的问题。

因而,裴缙最先关注的既不是姜蕴说话时的命令语气,也不是对方越过自己后擅自作出的决定,而是:

——“什么指标?”

裴缙疑惑道,最先败给了八卦的天性。

闻言,姜蕴抬了一下眼皮,双手交叠放置腿上,一副事不关己、气定神闲的模样说道:

“情感沟通交流与法定关系维系指标。”

裴缙:?

少年一脸茫然的扭头看向柏鸢。

柏鸢用通俗易懂的话轻声翻译道:“就是脱单指标,他们单位催婚。”

裴缙:“……好家伙!”

好小众的文字!!!

「催婚」这俩字对裴缙而言实在太过遥远,令他一时间没转过来这个弯儿。

但是很快,看着沙发上正襟危坐一丝不苟的姜蕴,裴缙突然意识到对方既然是柏鸢的二舅,细算下来那就要比柏鸢的母亲姜芷还要大上至少一岁。

男人虽然看着年纪不大,也才二十八九风华正茂的样子,却已经实打实的开始奔四。

像他们这种家庭,四十多了还没结婚,确实有些匪夷所思。

尤其在柏鸢这个外甥女都已经十六岁、即将上大学的年纪里,还依旧维持着单身,就连在谈的女朋友也没一个,会被家里催婚似乎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整得他都想跟对方取经,问问他到底是怎么顶住家里的压力、坚守阵地单了四十多年、甚至还打算一直单下去的。

万一以后用得上呢!

虽说他一向执着于追求真爱,但世界上又哪有那么多恰到好处的真爱呢?

等自己干完柏鸢这一票大的,估计更是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想与任何人再有感情上的瓜葛了。

其实有时候想想,自己一个人也挺好的,看看二舅就知道不谈恋爱的人心态都倍儿年轻。

到时候自己再养只猫……肯定也差不到哪去!

姜蕴不并觉得这种涉及到自己隐私的事情需要保密和避讳,毫无心理障碍的说道:

“工作性质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组内实验科研,与其浪费时间在与人的沟通交往上,确实还不如多跑两组数据完善资料库的信息储备。

不止是我,组内研究员都有将有限生命奉献给科研事业的决心和信念,领导多数时候都能理解我们的难处,但是——”

说到这里,他抬眸看着柏鸢和裴缙,缓缓说道: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未免有些浪费,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这同样也是国家的损失,所以才会给我们安排指标。

你们两个一起进组,不但能解决今年组内指标的燃眉之急,等再过两年你们结婚以后,还能顺便完成生物学角度下的遗传指标,我知道你们两个的智商都……”

裴缙:!!!

意识到姜蕴在说什么后,裴缙又有点儿炸毛,红着脸目光躲闪着用胳膊肘拐了拐柏鸢,小声跟她咬耳朵:

“咱二舅说话一直这么直白吗?!”

柏鸢:“……不用习惯,你应该见不到他几次。”

裴缙:……

这种情况在科研界其实不算个例。

就像姜蕴说的那样,时间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万分宝贵,许多人为了工作奉献一生,牺牲的是自己的私人社交时间。

而科学家的工作和职业习惯,也注定了这类人群并不适合组建正常的家庭。

许多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更是如此。

没法强求,也强求不来。

然而,每一名高精尖人才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这就还涉及到另一个层面上的问题。

如何才能将这群高智商人的基因延续下去,一直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如果父母都是国家顶级科研人才,将来的后代自然也差不到哪去。

这又怎么能说不是在为祖国的未来添砖加瓦,丰富基因库的资源多样性呢!

像姜家老大姜蘅那样基因突变、生了对小智障双胞胎的毕竟还是少数。

属于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基因彩票大奖。

绝大多数还是遵循遗传学规律,一代更比一代强,一代更比一代优秀的。

现在姜蕴他们实验室里关了这么多「人才」,要是不加以利用岂不是太过暴殄天物?

因此,姜蕴所在的单位才会每年都对内开展各种交流活动,甚至还设了硬性指标,有些还与科研经费的审批挂钩。

原本是促进同事间友好关系的同时,万一能再撮合出来那么一两对,也算为人类基因做贡献了。

但要么说搞科研的脑子都好使呢。

这个政策第一年刚出的时候,得到了众多科学家们的一致好评,成功成为了他们薅项目组经费时最杰出的一大助力。

想要开新项目了怎么办?找个人搭伙意思两个月,经费拿到手一人一半。

后续研发资金链跟不上怎么办?换个人搭伙意思两个月,经费这不就来了?

比平时一个一个批条子还要简单方便快捷不少呢!

反正他们科研组里别的没有,就是人多,只要你想,没有什么排列组合是干不出来的。

今天你俩一起薅,明天他俩一起薅,真不是吹牛,只要想,他们能连着薅一年排列组合不带重样的!

这项制度才推行了半年,就已经被薅走了十多个亿,就连风评也差点儿被害。

上头这才察觉到不对劲,赶紧叫停了这项制度。

之后又将鼓励机制改为每年的硬性指标,这才有了现在的「催婚」一说。

没了薅经费的后门机会,这些人自然对既耽误时间又非必要的人际交往兴致缺乏。

每年的指标也是想尽各种办法能敷衍就敷衍,实在敷衍不过去了,就自己拉出个组单干。

最新小说: 木屋求生,大佬们的宠妻生活! JOJO:乔舟的奇妙冒险 开局就做亲子鉴定,老婆一家暴跳如雷 我愿用千万次死亡换你的明天 苏小姐腹黑归来手撕白莲花 江澄一世唤长安 我在虫族那些事 偏爱白月光,我去父留子你疯什么 协议离婚后:总裁妻子悔哭了 我的漫画在古代爆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