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观察能力不错。”
二叔赞同地点头,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小木匣交予我。
“接接管这家铺子之后在画后面发现了它”
。
我好奇开启,里面是一卷形似棉线却更坚韧的物体大约二十公分左右。
细看并无异常味道,“这是什么?”
据二叔描述此物名曰火线绒易于点燃燃烧约耗一分钟发出耀眼光亮且速度极慢。
童年时期尝试晚上用于照明玩被爷爷训斥。
并告诫说该物品已失传所以责怪二叔不能随便用这些稀有的东西。
最后又把存有它们的一盒藏在隐蔽处,直到二叔重找回来时才再见到。
听了这些解释心中生出疑问为何爷爷对看似普通无用的一团火线绒会如此重视?“二叔,这究竟有何特殊作用?爷爷曾提及用途吗?”
二叔摇摇头表示不知具体功效。
提到画上的内容,我猜测图案或含其他奥秘?
二叔无奈地说:多年未察觉到其中隐含的信息。
既然告诉了你也希望你能解开困惑。
第二十六章火线绒的秘密与发丘印
在擦拭期间,我问道:“这上面的人谁呢?”
二叔回复道:“正是我等始祖之一的高僧宗师!”
“如此厉害,实在敬佩至极!”
我合掌拜了一次然后看向祖师手**章问:“那是着名的发丘印吗?”
“对!”
想起自己手中的那份珍贵宝物,发丘门中至为重要的印信竟在我身边。
于是打算回家好好审视一遍,因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关注它的样子了。
处理完一切后便告别返程途中。
一进门温馨感涌上心头,打电话给父母才知道他们会明天归家。
洗漱换装躺倒在沙发上看电视时,享受独居生活的宁静与惬意。
当夜晚降临,**客厅之际,猛然想起从画作后面带来的火线绒试烧一根瞬间照亮空间。
它明亮且火焰几乎无形令人惊异制作工艺,约莫一分分钟左右熄灭变成残渣落下。
感叹过后脑海中浮现出火线绒背后的秘密和那画像里的人及手中的印章,忽然回忆起随身携带的神秘物件—发丘印。
自古回国后就未曾使用,此时在抽屉底层
我颤抖着重新点燃了一根**,待火光再次闪耀时,小心翼翼地将它塞入了伏丘印记顶端的小孔。
紧接着,一幅令人惊讶的画面浮现出来。
此时,客厅未开灯,光线极为昏暗。
火光明亮地透过伏丘印记上的小孔洒向地板和四周的墙壁。
我环顾左右,思索片刻后关掉了电视。
刹那间,客厅里唯一光源只剩下手里微微发光的伏丘印记,从其上散射而出的光构成了一幅奇特的图案。
我凝视眼前景象,觉得似曾相识。
于是缓缓放下手中的伏丘印记,光点覆盖区域也随之逐渐缩小。
正欲看个究竟时,伏丘印记中的光芒猛然暗去,屋内重归黑暗。
我赶忙点燃另一根**再次放入伏丘印记中,那些光点图又显现出来,而这次我知道它是什么了——那就是像龟壳般神秘莫测的古老符号。
这个符号自首次在古单桓国出现以来就一直伴随着我,无论是在古单桓国的地下皇宫、贵州留下的石碑处,还是十万大山中神秘冥族遗址里的树桩拼凑出的景象中都反复遇见它。
现在居然在家里的印记中现身了!这个图形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
不一会儿,手里的伏丘印记又暗淡熄灭了,客厅瞬间陷入深沉的**。
我安安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内心的波澜却起伏不断:内心在斗争——希望远离这一切;然而一个极为重要的线索此刻却在手边。
我认为这应该当作一场未曾发生的梦境;但祖父留给我的伏丘印记又为哪般?若非家族几代人对伏丘城的探寻,为何会把如此任务交到自己头上?作为孙家后代,明知有秘密却又选择忽略,心里总觉愧疚。
也曾想告知四叔**并交还伏丘印记,但这样的行为似乎只是让自己摆脱麻烦,把责任转移给了别人。
我深知就算自己沉默,四叔也绝不会停止追寻。
只是于我意义不同罢了……
就这样陷于纠结思绪中,各种回忆片段不停地在我脑海中闪过,最后慢慢累乏睡去。
次日,清晨阳光透窗照进来,而我还躺倒在沙发上度过了整晚。
或许野外生活久了,竟感觉这样睡眠也算美梦一场。
看看时间已然接近早上九点钟了,我在沙发竟然酣然睡了好长一会……人的适应能力是如此,没有享不完的好运,却没有承受不起的困苦。
刚这么想着家门响起了声响,应该是母亲回来了。
我立刻弹起身来,不愿让看到昨晚没回床休息的情景。
“小小,一大清早在沙发上干嘛呢?”
妈妈换鞋子的时候问道。
“呃…我刚刚睡醒有些无聊想看看电视。”
我随手拿起遥控器掩饰地说。
许久不见,我与母亲聊了一会。
随后她便进厨房做早饭了。
看着母亲忙碌身影,视线移到旁边的伏丘印记,我抬手扔到角落不再多想。
晚饭后全家围坐打牌,不久母亲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