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胜邦压低声音:“这次书记处办科幻小说作家和编辑培训班,我就知道是一次机会。这里几乎是全国最好的科幻作家和编辑,过几天,大家会陆续把大纲交上来。到时候你选几本最优秀的,带到《科幻海洋》去,有了成绩,我这边也好做工作。”
唐大姐却摇头:“文学有自己的规律。名家未必出好作品,老作家们想象力枯竭,而科幻小说最考较作家的灵感和对于未来科学热点的提前一步的把握。说穿了,这东西全靠吃点子。有好点子,怎么写都有。没有好点子,强写也写不出好东西。这期培训估计也没有什么佳作面世,大家都是走个过场。所以,我觉得这次培训班意义不是太大。”
吴胜邦却是不快:“建英,你的意思是我瞎折腾?”
看到丈夫生气,唐建英道:“好了好了,别生气,我到时候看看吧。”
这几日大家都在讨论大纲的事情,唐大姐是业内资深,听他们说起新书,感觉实在没有什么亮眼的东西,个人很不看好。
唐大姐说:“科幻小说这种题材说是文学吧,其实对作家的科学素养要求很高。当然,如果科学素养上差点,也可以写软科幻,专一在未来社会的人们的生活状态上着墨。但无论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最要紧的就是要有想象力,点子文学。一个好的创意,比金子还宝贵。老作家们确实不行,我倒是看好培训班的几位年轻人。下来我会重点关注他们的新书大纲,比如孙朝阳。他写的通俗小说《寻秦记》的设顶就很有意思,比如爱因斯坦的时间概念,比如穿越,算是国内第一个提出这个概念的人。可惜啊,《寻秦记》是一部武侠小说,如果当初写成科幻绝对是一本佳作。”
听妻子提起孙朝阳,吴胜邦就满腔怒火,忍不住骂道,这人自由散漫,目无组织纪律,背后还说领导坏话,抗拒此次培训学习。他确实是年轻一代中最好的作家,但未必就能写好科幻。而且,这人功名利禄之心太重,他不喜欢。
唐大姐说,不对啊,朝阳很开朗很豪爽,跟古代的大侠一样,功名利禄四个字跟他也不沾边。
吴胜邦冷哼,透露说,鲁迅文学奖评选作品征集已经结束。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各行业作协出版社杂志社已经将作品选送报备到中协鲁迅文学奖评委会。现在,各门类办公室正在进行初选。
北京那边已经把大名单派专人送到吴胜邦手头,有上千部作品。
其中,孙朝阳有一本散文集和一个短篇小说。别人都是送一部作品,他来两部,纯粹胡闹。对名利热衷成这样,吴副书记深为不齿,很是反感。
吴胜邦气愤地说:“如果我是初审办公室的,肯定把他给刷下去。但是,我评委会按照制度不能插手初审。好,一切等到复审的时候再说吧。”
唐大姐:“胜邦,作品是系,或许你误会他了。”
“你相信吗?”吴胜邦摇头:“没有孙朝阳在
唐大姐:“你就说孙朝阳的《棋王》和《文化苦旅》是不是最近十年第一流佳作,有没有资格作鲁迅奖的候选吧?”
吴胜邦:“唐建英同志,我知道在培训学习中,孙朝阳对你帮助很大,但我希望你不要感情用事。一次送两部作品参评,他孙朝阳还想拿两个奖项吗?真是滑稽,别人又怎么看我评委会?他不进复审还好,如果进,我会给各位评委提出我的意见。”
唐大姐:“懒得跟你说,芒果你别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