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欢跟温词安两人利用晚上那静谧而安宁的时间,在昏黄的油灯下,由温词安从那神奇的空间里买来了狸猫换太子的戏剧剧本。
他们将昏黄的灯光调亮了些,以便能更清晰地审视手中的剧本。
两人围坐在桌前,神情专注而投入,开始对故事的背景进行精心的设定。
他们将细节之处处理得朦朦胧胧,让人难以捉摸,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勾起人们无限的猜测和好奇。
宋清欢微微蹙着眉头,仔细阅读着剧本的每一行字,她的手指轻轻点在纸上,不时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灵感的火花,说道:“词安,我觉得这里的背景设定可以再模糊一些,让观众自己去想象和推测,增加神秘感。”说着,她拿起笔,在纸上快速地写下自己的想法。
温词安认真倾听着宋清欢的建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回应道:“清欢,你的想法很妙,但也要注意不能太过隐晦,不然观众可能会摸不着头脑。”他拿起剧本,指着其中一处情节,继续说道:“比如这里,我们可以稍微透露一点线索,但又不完全点明,这样既能引导观众的思考,又能保持悬念。”
宋清欢听后,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对呀,这样处理会更好!那这部分人物的动机是不是也要再调整一下,让他们的行为更符合这种模糊的背景设定。”她一边说着,一边迅速地在剧本上修改起来。
温词安凑过去,看着宋清欢修改的内容,思考片刻后说道:“清欢,这里人物的动机调整得很巧妙,但可能会影响后面情节的发展,我们需要在这里做一些铺垫,让逻辑更通顺。”
于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地交流着彼此的想法。
宋清欢时而兴奋地提出大胆的创意,时而又陷入沉思,重新审视自己的修改;温词安则始终保持着冷静和理性,在肯定宋清欢创意的同时,也不忘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他们反复推敲着每一个情节,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人物的塑造。
宋清欢有时会因为一个想法的实现而露出开心的笑容,温词安也会因为找到一个逻辑漏洞的解决方法而松一口气。
经过无数次的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剧本在他们的手中逐渐完善。
宋清欢的创意让剧本充满了新奇和吸引力,温词安的把关则让剧本的逻辑更加严密,情节更加合理。
经过一番殚精竭虑的精心策划,一个改头换面、独具特色的玉国版《狸猫换太子》剧本横空出世。
当他们最终完成这份心血之作时,已是深夜,但两人毫无倦意。
看着手中的稿子,仿佛看到了一颗即将绽放光芒的明珠,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中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他们的目光交汇,彼此都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对这个剧本的期待和信心。
接下来,就是要找个出色的戏班子来排练。
他们深知,这一步至关重要,演员的表演将直接影响故事的呈现效果和观众的接受程度。
宋清欢坚信,百姓们肯定会喜欢这个充满悬念和刺激的故事。
在她心中,已经构想出了百姓们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观看表演,交头接耳地讨论剧情的热闹场景。
而接下去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她再出面,口耳相传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个精彩的故事定会像风一样迅速传播开来,最后肯定能传到景春帝耳里。
就这样,一场关于景春帝身世之谜的大揭秘即将在玉国的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
于是温词安带着剧本去了江南,《狸猫换子》剧本通过钟书阁印刷行于世,剧本发酵了一个月,卖出三万册,最后被江南最大的戏楼梨园百花买了下来,又找了当红的一个戏班子来演。
第一场上演的时候,梨园百花座无虚席,舞台之上,灯光璀璨却又带着几分迷离的昏黄。
帷幕缓缓拉开,一场惊心动魄的狸猫换子之戏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