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下旨赐给卫昭些许金银珠宝,以示皇恩浩荡。同时,他下旨让王邑彻查卫家惨案,给卫家一个交代。
刘宏还下旨,要求各地官府加强防备,并派遣使者前往各地,查探是否有地方势力意图图谋不轨。
然而,刘宏的这番举动,并未能平息朝野上下的议论。
有人称赞他仁德宽厚,有人则批评他软弱无能,未能严惩凶手。
而卫家的衰败,也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大汉王朝内部的种种矛盾与危机。
卫权在得知天子对此事的处理后,内心并未掀起任何波澜,他早就料到了。
之所以,还会递上奏章,那是因为作为卫家一员应尽的责任,也是为臣的本分而已,更是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罢了。
作为尚书省右丞,他深知天子对世家的真实看法,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易。若再提出额外要求,除了激怒天子,已然别无他用。
而在柳高城的张泛,早已得知卫家的遭遇,心中也在揣测,究竟是谁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劫掠河东卫家。
直到收到戏忠的亲笔信,张泛才了解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他不得不对夫罗的狠辣手段表示佩服,即便是面对雇主,也毫不留情。这让张泛对南匈奴等异族的凶残,有了新的认识。
假设高顺等人,未能抵御住夫罗的进攻,导致天枢城沦陷,张家的下场,恐怕不会比河东卫家好到哪里去。
而管亥,真不愧被后世誉为黄巾军第一大将,敢想敢做,仅凭一千骑兵和三千步兵,就敢伏击三千匈奴骑兵,并且取得了胜利。
一想到那大量的金银珠宝,张泛也不禁笑了起来。
至于心怀愧疚,或是归还给河东卫家,那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他只是劫掠了匈奴人,而非直接对卫家下手。再说了,到手的财物,怎能轻易拱手让人?
再者,河东卫家也是咎由自取,竟然联合其他家族,暗中哄抬物价,导致张泛在短短半个月内,多花费了万余两白银。
据戏忠所言,今年并州各地的收成并不理想,只有往年的七成不到。
若非卫家遭遇劫难,那么该感到忧虑的就该是张泛了。
在当前的形势下,流民只会越来越多,而志在发展壮大的张泛,自然不会错过收拢流民的机会。因此,粮草是他最大的隐患,也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原本张泛也有些发愁,粮草缺口实在是太大了,而经过筑城和连番的攻伐,张泛手中其实也并无多余的钱财了。
如今,这价值巨大的金银珠宝在手,那就大大缓解了张泛的窘境。手中有钱,那就能买到粮草。
毕竟,乱世未至,天下间,还没有多少人,能意识到粮草的重要性。那么张泛就必须趁机大肆购买粮草,俗话说得好,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而作为大汉第一豪商的无极甄家,手中握有数万顷粮田,背后又有天下产粮大州的支持,俨然是一个巨大的粮仓,无疑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不过,尽管时局动荡,张泛自然不能强取豪夺,那只能选择购买。
张泛思忖至此,认为是时候终止与上谷乌桓的谈判,以便腾出时间前往无极甄家,商讨购买粮草等事宜。
若能达成长期合作,那自然是最佳结果;即便不能,也应尽可能多地购买粮草。
张家与甄家之间本就存在商业往来,按理说,此次谈判应当不难成功。
此外,张泛已久未见到甄姜,回忆起她那迷人的美貌、妖娆的身姿和清冷的气质,即便是见多识广的他,也不禁感到一丝心动。
毕竟,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乃是他前生今生最大的梦想了。
美若甄姜之人,张泛岂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