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南匈奴的内部纷争,张泛自然也是得知了消息,他得意的笑了笑,好处全被他占了,还有人替他背锅,这种感觉简直太爽了。
光和五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为严寒。
刚步入十月,柳高城便已雪花飘飘,迅速被一片苍茫的雪景所覆盖。
站在城门口的张泛,望着野外那厚厚的积雪,不禁露出微笑,预感到来年水草将格外丰茂,定会是一个好年景。
得益于巨大财富的加持,柳高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城墙变得更加坚固,人口数量也有了显着增长。
连年的征战和提前到来的雨雪天气,导致许多弱小的游牧部落失去了栖息之地。
这些部落纷纷向柳高城迁移,并迅速融入成为城中的一部分。
有了人口,便有了兵源,张泛凭借其雄厚的财力,再次组建了一支超过八千名骑兵的强大队伍,除此之外,他还招募了不下五千名长枪兵和刀盾兵。
如此一来,柳高城的总兵力,已然逼近两万大关,真可谓是兵强马壮。
张泛骑在马上,轻声的询问道:“子烈他们现在到什么地方了?”
站在一旁的阎柔,笑着说道:“天亮的时候斥候报告,说管都尉等人已经过了葫芦河,估计很快就到了。”
话音未落,地平线尽头便出现了一行人和百余辆马车。他们骑马穿越风雪,缓缓向柳高城行进。不久,为首的管亥管子烈的身影变得清晰可见。
此时,管亥也远远地看到了张泛,于是加快了马速。当距离张泛还有百余步时,管亥从马背上跃下,随行的众人也纷纷下马,跟随他向张泛走去。张泛同样带领着人马迎上前去。
“主公!”管亥单膝跪下行礼,恭敬地说:“子烈到了。”
“主公!我们来了!”跟随管亥的数百太平道力士也齐声跪下行礼,高声说道。
张泛走到管亥身边,伸手虚扶,开怀大笑:“子烈兄,快快请起,辛苦你们了!”
管亥站起身,脸上洋溢着真挚的笑容。他轻轻拍去身上的雪花,对张泛说:“主公,柳高城急需兵刃和粮草,我来迟了,恐怕会耽误正事。不过,此行虽遇风雪,却也领略了塞外大雪覆盖的壮丽景色,这不也是一种难得的收获吗?”
张泛听后哈哈大笑,他转向阎柔吩咐道:“阎柔,你即刻派人接收兵刃和粮草,并安排这些力士们入驻军营,让他们好好休息。”
阎柔领命而去,张泛则拉着管亥的手,两人并肩步入城内。
城中的繁华景象让管亥不禁赞叹:“主公,柳高城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这不仅是城墙的坚固和人口的增加,更是人心的凝聚和力量的汇聚。有主公在此,何愁异族不灭,何愁天下不定!”
张泛闻言,哈哈大笑,他拍了拍管亥的肩膀,说道:“子烈兄过誉了。我张泛虽无大才,但幸得诸位兄弟相助,才能有此成就。未来之路还长,我们需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两人边走边谈,不知不觉间已来到城中郡守府门前。
张泛邀请管亥入内,设宴款待。席间,张泛详细询问了管亥一路上的见闻和感受,以及太平道力士们的训练情况。
管亥一一作答,并表达了对柳高城的看法和后续发展的建议。
张泛听后,深感欣慰。他准备启程前往拜访甄家,而柳高城需要一名大将镇守。
原本徐晃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不幸身受重伤,还需继续静养。
不过,此时的管亥,倒也能够肩负此任。他举起酒杯,对管亥说:“子烈兄,不日我就要启程,这柳高城就交给你了。来,我敬你一杯!”
管亥连忙举杯相迎,两人一饮而尽。阎柔、彭雄与典韦也一同举杯,气氛热烈而欢快,仿佛连外面的风雪都被这股暖流所融化。
夜深了,宴会散去。张泛在送走管亥等人后,独自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外面银装素裹的世界,不由得笑了起来。
此时的夜色很美,而他的心情,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