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为了糜家的未来和刘备的大业,糜芳不得不将这些怨念深埋心底。
赤壁之战中,刘孙联军成功击败曹操,而后刘备又占据了荆州四郡,并借用了南郡。
刘备任命糜竺为安汉将军,任命糜芳为南郡太守,看似十分重用,实则已有疏远之意。
此时的关羽镇守荆州,糜芳自然就成为了关羽的部下。
关羽性格直率热情,但也易怒冲动,他并不尊重士大夫。即便他成为蜀汉的首席将领,这种性格也未改变。他甚至曾轻视诸葛亮,直到被其才华所折服。
可以想象,对于其他人,关羽的态度,只会更加轻蔑。尤其是貌似依靠着裙带关系上任的糜芳,那更是心里看他不起。
在带兵征战时,关羽对糜芳态度恶劣,非打即骂,这引起了糜芳极大的不满。关羽还经常在战场上怒斥糜芳,说出“回去再收拾你们”这样的威胁话语。
这些威胁对糜芳来说,如同晴天霹雳,让他既恐惧又怨恨。
恐惧是因为一旦爆发战争,后果将不堪设想;怨恨则是因为糜氏兄弟为了刘备几乎倾尽所有,却换来了关羽的责骂和蔑视,而刘备却对此事未发一言,持着默许的态度。
而此时的糜竺已经去世,糜芳在蜀汉失去了依靠和牵挂。当然,这并不是糜芳背刺关羽、背叛蜀汉的唯一原因。
当敌军来临时,糜芳最初仍打算坚守阵地。但就在这时,他看到傅士仁率先投降了敌军,意识到大势已去,继续坚守只会是徒劳。为了自保,他不得不选择背叛。
这一刻,糜芳内心经历了极大的挣扎,他并不愿意背叛关羽,但现实的残酷给了他沉重的打击。
面对生死存亡的抉择,他的命运似乎已不在自己手中,生存的本能,驱使他做出了叛变的决定。
可见,性格差异导致的偏见、战争中的威胁以及现实的困境,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糜芳的变节。
糜芳的背叛确实令人不齿,然而刘备是否真正对得起为他倾尽家财的糜家呢?
此事或许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也说不清楚吧。
糜竺看着发呆,久久未曾说话的张泛,不由得疑惑的问道:“大将军,我等可有何不妥之处?”
闻听糜竺的询问,张泛这才回神,有些尴尬的轻声说道:“之仲、子方,是本将军走神了,快请坐!”
糜芳和糜竺对视一眼,然后缓缓地坐在了张泛对面的椅子上。
张泛微微一笑,示意二人不必拘束,然后缓缓开口道:“二位,我之所以走神,是因为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你们的才能,为我们的大业贡献力量。”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糜竺和糜芳,继续说道:“糜竺,你的商业才能和糜家的财富,对于征北军的后勤补给和商业发展至关重要。
可作为将军府司农一职,主管钱谷、百官俸禄、军费和工程造作等用度。
而糜芳,你颇有武力,可作为巨鹿城都尉一职。”
糜竺和糜芳听后,心中都松了一口气,张泛此番安排,意味着他们将有机会证明自己的价值。
糜竺首先表态:“多谢大将军夸奖,我糜竺愿尽我所能,为大将军大业贡献一切。”
糜芳也紧随其后:“大将军,我糜芳也愿效犬马之劳,不负您的信任。”
张泛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眼前这两兄弟,只要给予他们信任和机会,他们同样能够成为自己麾下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站起身来,走到二人面前,笑着地说道:“很好,那么我就期待你们的表现了。”
糜竺和糜芳站起身,齐声应诺,他们知道自己乃至整个糜家的命运,已经和张泛紧密相连,未来无论风雨,都将与之并肩作战。
张泛目送糜竺二人渐行渐远的身影,不禁露出了微笑。甄家与糜家已经归入他的势力范围,同时他成功削弱了卫家的势力。
马邑张家已经完全取代了卫家,成为了新兴的四大豪商之一。
如此一来,大汉的四大豪商中,张泛已得其三。
再加上他坐拥原本就富饶的冀州,和系统不断的奖励,他现在可以说是高枕无忧,不再为军饷的来源而担忧了。
想到此处,张泛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有了如此的底气,他就可以进行早就想做的军制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