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有允褆父女、允祥父子、允禵父子等人在不断向外扩张;允禩父子不断从大清以外的诸国挖来他国的各行各业顶尖人才。
内有老三、老五、老七在不断修书着作、为大清的知识教育做贡献;老九、老十、老十一不停扩张他们的商业版图,为充盈国库添砖加瓦。
朝堂和各地方,女子官员数量已经达到男子官员人数的一半了;大清国内的各家工坊已经能做到男女同工同酬;老百姓们家家粮满仓、个个有新衣……
自觉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了,胤礽就琢磨着退位给大儿子弘晏。
毕竟,弘晏现在都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了。胤礽自己也是从太子那个位置走过来的,甚至他还当了四十多年的太子。他太知道二把手的不容易了。
所以,本就不贪权的胤礽,觉得是时候把这个国家交给弘晏了。
胤礽想退位后跟自己去四处游历,看一看他们大清的大好河山,巡视巡视他们近些年新打下来的国土,文鸳自然无异议。
这个紫禁城她都不知道住了几辈子了,早就没有新鲜感了。反而是地方上,甚至后来并入大清国土的那些地方,文鸳以前至多只在视频里看过,还从来没亲身去领略过那些地方的风土人情呢,她也希望能到处多走走。
俩人既然已经着手退位的事情,自然要把包括弘晏在内的,在各处打仗或者出差的兄弟子侄全叫回来了。
没错,弘晏也跑出去打地盘去了。
其实照理说,太子是国之储君,非同一般,是不能自己出去做打仗这种冒险的事情的。但这事还要从十年前说起。
那时候,弘晏的一兄四三弟一妹,除了生性不爱舞刀弄枪,只喜欢舞文弄墨的五阿哥弘匙,其他人全跑出去打仗去了。
弘晏也是个锐意进取的,看着其他兄弟姊妹都出去建功立业了,唯有自己这个太子,只能待在紫禁城里处理这些枯燥乏味的政事。甚至因为很多大事都有他皇阿玛、皇额娘,还有那些叔叔伯伯们处理了,日常只是批些请安折子这种的无聊文书。
这让当时才二十出头的年轻太子弘晏实在有些憋闷。
这憋闷感在他小妹弘曼也“弃文从武”,不在京城老实办公,也跟着大伯家的堂姐去草原上晃悠,扬言说也要打下一片土地,甚至抢个自己看得顺眼的驸马回来的时候到达了顶峰。
怎么他其他的兄弟姐妹们反而能随心所欲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管是皇阿玛、皇额娘还是朝中的大臣都一律纵着。自己这个太子反而因为身份尊贵,是国本不得有任何闪失,处处受到拘束了?
弘晏越想越觉得委屈。他越想越觉得如果当太子就得一直这么憋屈的哪儿也不让去的话,这太子还不如让弘匙做好了。反正弘匙喜欢宅在京里哪儿也不去。
弘晏迟来的叛逆期就在这时候发作了。只留了一封信,没和胤礽或者文鸳他们任何人说过,他做了伪装,带着自己的亲信就跟着允禵的军队跑别的洲打仗去了。
事后大家看他在外面打了一仗也没受什么伤,胤礽和文鸳也不忍心总把他困在京中,也就这么随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