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呢!
“二嫂知道了,吃完午饭我去农贸市场看看,上次做的酸菜鱼我看大家都爱吃,我买一条晚上炖鱼吃。”主要是小姑子爱吃,家里的几个莽汉,什么都爱吃。
嗯,只要是吃的就行,嘴壮得很,也很养活得很。
江宁:“二嫂做的鱼确实好吃,买菜的钱不够直接找我要,都是自家人,你也别觉得不好意思。”
江宁一个月给王大花二十块卖菜的钱,家里大多数时间都是黄秀莲在做饭,王大花就把买菜的钱给了黄秀莲。
黄秀莲也是个有眼力见的,钱拿了,但她提出买了什么菜花了多少钱她都要记下来。
江宁懒的管,她爱怎么做就怎么做。
黄秀莲却是当了真,每月月底会拿着记账本找江宁核对。
江宁不看她还不乐意。
得,看就看吧。
这一看,江宁又发现了黄秀莲的一个优点儿。
仔细,特别的仔细,连买的一两分钱的东西她都要记上。
那是一分钱都不会白花。
不仅不多花,还特别会省钱。
江宁给的二十块钱的买菜钱,她到月底还能剩下五六块。
但家里的伙食标准也没有变差。
真的是个持家小能手。
想到伙食费,江宁就想到该给黄秀莲和王大花发工资了。
“二嫂,你一个人忙的过来吗,我回屋有点儿事儿。”这段时间很忙,忘了算账。
每天卖馄饨的钱王大花回家后都塞进了她房间的铁盒子了,她也没顾得上打开看,也不知道赚了多少钱。
“二嫂一个人忙的过来,小妹你去忙吧。”
江宁回到房间,拿出铁盒子和近段时间买馄饨的记账本,坐到床上开始核算。
一个月的时间,馄饨摊子赚的比上个月还多,刨除成本,一个月赚了二百三十六块钱。
超出了江宁的预期。
赚了钱,自然要涨工资。
都是自家人,这一月江宁也没怎么去馄饨摊子,这些钱都是王大花和黄秀莲赚的,她也不是个抠搜的人。
从中抽出八张大团结,打算给王大花和黄秀莲一人四十块钱,这都赶上江建设一个月在建设工地赚的钱了。
将铁盒子收起来。她也不打算把钱存了,正好近期装修房子需要钱,拿出来用正好。
江宁兜里拿着王大花和黄秀莲的工资出门,王大花几人也回来了,黄秀莲的午饭也做好了。
人多,饭桌就摆在了院子里的杏树底下。
等饭端上桌,江宁正了正色,“耽误大家几分钟时间,吃饭前我要先干一件事儿。”
“囡囡,什么事儿?”王大花总是最积极的响应闺女。
“小妹,是不是又有好事儿要说?“黄秀莲不甘落后的问道。
江家四个大汉也一脸期待的看着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