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海点点头,还真的是下的这步险棋,能够以身入局也是被逼到没有办法了,“主子不会视死如归,真用自己被逼死来完成那戏曲的最后一幕吧?”
“戏曲嘛。都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罢了!”她有病不成,为了艺术创作献身?成就第二个窦娥冤?
姜玲玲才不会,她即便知道要进监狱,也算到有可能那些坐在台下人不管,那么荣昌达必然放血,面临拆东墙补西墙的境地,与其一刀砍了姜玲玲泄愤,留下把柄给世人诟病,还不如把赚钱的买卖握到手里……
姜玲玲知道自己明明可以一开始就放弃横台县,牵家来兴台县发展就是了,以后处处躲着,事事避开那两尊大佛,根本不会有这趟牢狱之灾。
可是凭什么,要她关门歇业可以,县衙门一起关呗。
既然他高我低,既然不想受制于人,既然想要改变颓势,蚍蜉要撼大树,自己什么都不付出怎么可能,苏建高不肯做掌家人,他们愿意自己掌家,那么也就应该跟着自己受这一场,今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才是一家人。
而姜玲玲的产业早就有了自动经营的线路,苏建果签订的单子从仓库发货过去就是了,丝毫不会打乱节奏。
李家村李氏爹娘做的鱼丸除了供给仁善食堂之外又给了朝晖酒楼,所以即使少了收入,也过得下去,只是李才生的死讯传来,接着女儿一家又入狱,两个老人悲痛万分的。
李家村余家姐妹做的腌菜直接有跟着鱼丸一起送到镇上,固定供给几家铺子。
而姜玲玲不见之后,荣昌达派人去家里搜人没找到,封条撕了,让仁善食堂和仙露阁等铺子的工人继续开店,姜玲玲总得回来看看,拿些银子吧,那么他们就可以守株待兔了。
最后就是绢花生意,发货到余成材那边的还是照常做的。
村子里妇人的那些没有姜玲玲或是李氏只能牵线和领头只能停了,不接触为好,而且大家都新丧,办丧事为大,都知道姜玲玲一家又被抓了,也都只能求菩萨保佑快放出来。
苏家村妇人那边停了,而姜玲玲和李氏在兴台县这边,正好挑些做的熟练的简单绢花的妇人出来,组建一批做高档复杂绢花的队伍,就连姜青青、赵氏和张氏也在其中学着,建高和姜天水去了粉丝作坊,给家里挣些银钱用,就算姜玲玲说最多年底就能回到村里,总不能心安理得吃住闺女家吧!
“为啥他们新来的都能进作坊,那个年纪都比我大,肯定没有我的力气大,凭什么你们家作坊要那个老头子也不要我?”
一个瘦瘦巴巴的汉子,看起来弱不禁风,也是几天没吃过饱饭了。
仓癝前围了许多想做工的,被瘦瘦的汉子一呼吁,都想着自己也能进去。
姜天水停下手里的活,这,他是不是给作坊惹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