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开浩看着山地的标注,脱口而出,“夫人想买瓷土山?”
价格是不是太便宜了?
“是,你也知道那是瓷土?”姜玲玲惊讶。
赵开浩苦笑,烂船的三千钉,他的县丞府的人,可都是从前通判府的配置,这勘探地质最基础的东西,兴安县的所有早就在自己来之前掌握了,包括县内最大营收仓癝产业情况和所有基本情况。
“这不是什么好瓷土,虽然算不得多少银钱,可名目矿山,我个人出资二百两,不过二百两归为县丞府公账使用,借个名目而已,那山就不过我的名字,苏夫人尽管权权使用。”
带资上班呀,姜玲玲开了眼,不过县衙没有库银,确实什么都施展不开,这二百两得做清廉县丞十年的俸禄吧,啧啧。
有了明目进账,后面开支才有银子出。
可这白瓷土居然被说成下等瓷土,看来还是这边烧制窑的问题,自从荣昌达倒台,马氏的生意也充公了,后面自己去了铁台县的窑口准备买的,可很奇怪做不了白瓷才放弃了购买窑口的想法。
虽然赵开浩名义上花了大头,只是银子回到他另一个口袋,但做生意这头姜玲玲也不会让赵开浩吃亏,承诺如果那山带不了效益,自己会把投入二一添作五,平分损失。
如果有进项,那么也会当成原始投入,分他一股,领个分红。
赵开浩别别手,大可不必,这不是让对方再给自己几十两平分买山的钱呢,要是有投资的效益,他手底下不少能力强的生意人,姐姐在家时赚了不少银钱。
可是那些赚钱的首饰、衣裳铺子,掌柜们都建议,在这兴安县没有开的必要,因为贵东西肯定没有百姓买。
有了赵开浩的幕僚团,姜玲玲放心大半,苏长青那些人,对百姓事宜估计上心勤职,但是对上就没有经验,最简单公文上传下达,这些平民出身,军队回来的人谁知道?
送赵开浩出门,只见蒙蒙秋雨中站着一个男子,姜玲玲见过,来姜家村抓叛军家属的赵青大人。
这乱抓人本来就需要人担责,赵青是首官,又有心帮赵开瀚顶着,剥了官服,后来得知赵大人嫡子没死回来吊唁扶棺,赵青才知道赵开瀚居然卖了老爷给自己谋得官位!
不管赵青是不是一心为了赵家,他赵开浩是不打算再用这个人了,但是赵青从州府一路跟了过来,昨天在县丞府在站着,今天得知他来拜见县令,又到了县衙门前。
赵青看到姜玲玲觉得,他再无希望,苏家作为县令一定也会不赞同县丞府用自己的,哪知道,苏县令居然会招纳自己,而且提前只会过大少爷。
能办好这师爷兼账房的差事,或许大少爷能原谅自己,也能为自己曾经的错误弥补,将来九泉之下的老爷也有脸面见了。
盘查衙门库房,这有啥好盘查的,谁都知道这里出了名的清水衙门,姜玲玲只说了一件事,赵青就全明白了。
铁台县晁县令当初在横台县为县令,只是沿用了横台县一直以来的方法,对待明明没有收成的姜家村田地,报了良田,甚至还加了开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