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谢砚平定北方蛮夷有功,明澜特地为他举办接风宴,可是另有目的的。
何太后思虑了一下,从腰间拿出一块金字令牌,“这是朱衣卫的令牌,你如今当了皇帝,应该用得上了。”
“朱衣卫?”明澜梳理剧情时,了解过这支暗卫队伍。
朱衣卫是何太后借助何家人的力量,在宫外创办的一支暗卫队,虽说规模不大,但个个都是精英。
何太后郑重道:“母后希望你把朱衣卫当做手里的王牌,能不用时,尽量不用。”
“嗯。”
太后又仔细帮她缠上束胸,“天也晚了,澜儿早些回去休息吧。”
在她离开前,太后又再次叮嘱:“在时机未成熟,切记不可暴露自己的身份,否则对我们母女俩都是万劫不复……”
“儿臣知道。”
明澜走出慈宁宫,不见了在何太后跟前的娇俏,又恢复了严肃深沉的小皇帝模样。
…
护国大将军班师回朝当天,百姓们自发夹道迎接。
作为出征十数次,从无败绩的常胜将军,谢砚在大启国是守护神一般的存在。
在百姓的欢呼喝彩声中,谢砚带领几名亲信入了城。
明澜也在宫中设下了接风宴。
新帝设宴,谢砚自是不可推辞,他甚至连家都不能先回,必须马上入宫谢恩。
谢砚出征前,老皇帝还没死,一场仗打了小半年,等他回来时,新帝已经继位了。
这也是明澜继位后第一次见他。
年方二十的年轻将军,身披银鳞战甲,身姿挺拔,健步如飞,一身浩然正气。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虽为武将,五官却并不粗犷,反而英朗俊美,剑眉英气十足,星目炯炯有神。
“臣谢砚,见过皇上……”
谢砚将兜鍪抱在腰间,单膝下跪行了一礼。
跟在他身后的几名副将也齐齐跪下。
“臣李茂……”
“臣宋山平……”
“臣周不为……”
“见过皇上!”
“谢将军和诸位副将军不必多礼。”
明澜笑吟吟从主位下来,亲自上前扶起谢砚。
“谢将军此番平定蛮夷有功,朕定要好好赏你!”
谢砚抬起头,看到眼前比自己矮了一截的小皇帝,不由一愣。
他常年待在边关,对这位新继位的小皇帝并不熟悉。
乍一看去,还以为是位明眸皓齿的姑娘。
尤其是她笑起来的时候,眉眼弯弯,眼里的细碎光芒,像极了他在塞北的夜晚看过的星星。
明澜只当没看见年轻将军眼中的错愕与惊疑,笑道:“谢将军,朕已备好宴席,快落座吧。”
谢砚回过神,才自觉失礼,微微垂下头道:“谢皇上圣恩。”
接风宴就设在金銮殿,明澜坐在主位,左右两边的首位,分别坐着秦澈和谢砚,往后是文武百官。
文武向来不和,秦澈和谢砚恰巧也不对付。
两人都是年少成名,一位是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少年权相,一位是久居塞北,手握重兵的年轻将军。
平日里颇有些王不见王的意味,如今遥遥对坐,视线隔空对视一眼,又十分默契地同时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