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行宫后,皇上立即召见了河道总督、河道官员等人,询问开溜河套的依据为何,张鹏翮按照此前的奏折对答如流,被皇上拆穿后,言语支吾。
最终承认,溜淮套的工程,乃是降调通判徐光启提出,已经迁任刑部尚书的,前两江总督阿山,和漕运总督桑额同意的。
张鹏翮和阿山之间的矛盾形同水火,发现溜淮套工程有问题后,张鹏翮没有据实上奏,而是恭请皇上亲自前来巡视,皇上闻言当即训斥,张鹏翮此举实际上是为了推卸责任,欺上瞒下。
“朕沿途阅看,见所立标竿错杂,问尔时全然不知,问河官亦皆不知,河工系尔专责、此事不留心,何事方留心乎?”
还道张鹏翮你身为总河,已经到了要掘人骸骨的地步,作为一个读书人却干下如此残忍之事,读圣贤书又是为了什么?
将张鹏翮削去官职和太子太保爵位,出于治河大局的需要,和张鹏翮治河确实有功考虑,张鹏翮得以留任,继续治河。
皇上从御前发回旨意,询问阿山何所见亦奏此河当开,着问阿山回奏。
四爷表情冷厉的看着公文,皇阿玛圣明,看穿其中的不妥,如果稍有疏忽,准了此工程,几百万两银子从国库搬出去,最终还不知会落到谁手中。
张鹏翮也不知是不是年纪大了,这几年行事有些昏聩。
四十二年(1703年)十月,张鹏翮命令河员开常平仓二十八万石粮食分散赈灾,并上疏请奏补发山东治河官员的工资。
此举受到皇上的训斥,指责他置赈灾大局和国家财政困难于不顾,收买人心、邀功请赏,并让他和王国昌二人将动用的粮谷“均摊赔补”。
张鹏翮上书认错,皇上原谅于他,还称赞他认真办事,廉洁奉公并且加太子太保衔。
四十四年初,淮安道王谦弹劾山安同知佟世禄,冒领治河工程款耽误了治理黄河的进度,张鹏翮下令将佟世禄撤职并且追讨贪污款项。
佟世禄进京告御状,经查明,佟世禄贪污一事为子虚乌有,皇上命令徐潮详细调查此事,发现此事是王谦诬陷佟世禄,而张鹏翮听信一面之词处理了佟世禄。
大臣纷纷要求惩办张鹏翮,皇上信任张鹏翮的人品和能力,宽恕了他。
而后南巡时,发现黄河水倒灌,张鹏翮谎称并未倒灌,被皇上斥责有巧饰用词,推卸责任,怠忽玩工之嫌,告诫他治河工事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一两年后才方见成效,还是尽力完善为好。
五月,工部侍郎赵世芳上奏折,议张鹏翮奏销钱粮浮冒13万余两,应交刑部治罪。
供应治河人员的钱粮原本是不限数的,洪水凶猛的时候需要的就多,水位稳定的时候所需就少。
皇上因对张鹏翮的清廉较为了解,十分宽宥,认为张鹏翮私吞的事必定不存在,是治河人员仗张鹏翮的势才有这样的说法。
皇上虽然相信张鹏翮的清廉,但是,对于对张鹏翮举荐、任用王谦、张弼等人十分不满。
训斥他之所以被王谦那种小人所欺骗,是因为他用人听事过于刻薄,也流于表面,往往他人一有做错事的口实就加以追责,也因此冤枉佟世禄那样的好人。
今年又出了溜淮套的事情,还能留任,也是皇恩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