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萧然跟老爷子说了稻田养鱼后,他立马就想去看看。
看看是不是真如大孙子所说,长得比城郊的稻田好,鱼是怎么养的。
“然儿,备马车,我们现在就出发!”
“是,爷爷。”
就知道老爷子肯定等不及,马车已经在外候着。
田间。
“爷爷,你看,这水里的鱼,是不是活的极好!稻田长势是不是非常好!”
老爷子眯着眼,仔细盯着稻田,看着是长得很好。不过,外面的怎么样,他还不清楚。
按理,这个季节是稻苗长得最快,最好的时候,看不出差别才对。
等收割称重后,再看具体收成如何。
就是在稻田里养鱼,让他觉得稀罕的很。
一亩地能养这么多鱼,于百姓而言,是个大收入。
制成鱼干,可能可以吃上大半年。
然儿媳妇,小脑袋瓜真会想,这孩子,脑洞极大,常常想他人所不想,做他人所不做的。
却往往能给他们大惊喜。
这孩子,真真是个妙人!
“爷爷,等一会,我们在城郊停一会,你仔细看看别人家的稻田,就能发现不同之处了。”
他一开始也是,不觉得有啥特别之处,对比之后,一目了然。
“吩咐下面的人,收割的时候,一亩地,一亩地,分开放,我要看每亩地的产量。”
“我也这么想的,爷爷,稻田养鱼,可以推广。”
老侯爷点头,就算不能增收,也能推广。百姓缺粮,缺肉。庄头说,一亩地可以养近200多斤的鱼,这可全是肉啊!
看完稻苗,老爷子心情极为激动。又拉着萧然,去城郊看看。
他蹲在田坎边上,瞧了许久。
“然儿,我咋觉着,咱们庄子里的稻苗,长得要比这的壮实。”
“孙儿也这么觉得。”
那就不是他老眼昏花了。
“小米,这孩子……”
功在社稷啊!
回去的路上,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甚至等不及收割,就想把这喜事告知万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