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军吴冒和广宗总兵周过正发表自己的意见。
“我认为应该乘胜布阵,现在士气正旺,可以利用,”
田单说:“请大将军明示,我们怎么布阵?”
吴冒说,“我军让开河道城,按照以前策略,放敌军进来,尤山、河道两军合并一处…如果不想让开城池,我们可以主动攻击城外燕无忌北大营。”
“经过这次大战,他手里只有两万兵,而我们可以从尤山抽调5000,从广宗抽调5000,配给王将军,加上原来的2万,从人数上我军占领优势。”
广宗周过说:“这个方案我同意,或者给我一万人,我打公孙负,”
屈青心里说:“方案不够全面,虽然可行,但是破绽很大,”
但对方一个是上将军,一个是大将军,自己刚提了偏将,不敢直接反对,把眼光看向杨见。
“你们都主张打吗?”
“我同意打”
“我认为应该修整半月”
各占半数。
杨见研究一会儿地图,说:
“吴将军的第二方案,我感觉可行性比较大,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一股,以后再难对我形成威慑,但困难不小,”
“虽然我们歼灭敌军两万,但他们仍然有八万,我们只有六万,如果王信将军率领三万人攻击对面的燕无忌,卫子令全力救援,我军将面临很大的被动,甚至最终有可能演变成总决战,”
大型战役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战斗过程不排除出现多种意外。
吴冒说:“请大帅明示,”
众位将军的眼光看向杨见,他也基本想好,索性和盘托出:
“我有个不成熟的提案,供大家参考。大战之后,至少休养一个星期,然后,先解决公孙负”
“先解决公孙负?”
出乎大家意料之外。
“对,周过出兵攻击城外的公孙负,他们两家兵马人数差不多。因此,在动手以前,王信将军须调一万军支援周过,三万打两万形成绝对优势,公孙负要么向燕无忌求救,要么向卫子令要兵,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援军必经的道路上设伏,打他个出其不意,这叫围点打援!”
众将官恍然大悟。
屈青仔细分析之后,忍不住点头称赞:
“妙极!如果公孙负拼命抵抗,便会吃大亏,如果燕无忌和卫子令派兵支援,援兵半路上被包围甚至吃掉…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悄悄调兵马过去,并潜伏好。”
杨见赞许的看了屈青一眼:
这才是战役的重中之重!
姜绾摸着胡须说:
“如此,又是一招险棋呀!上次尤山全部主力半夜支援河道,城中只有一万半武装性质的游击军,幸亏卫子令蒙在鼓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你们这次计划,与上次差不多。”
杨见有些无奈:
“不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兵力总数不占优势,只能兵行险招,尽力一搏,只要调度得当,应该不会出大问题。”
最终,主帅提案获得全票通过。
~~~~~
经历大败之后,徐山国军队士气低落。隔日,燕无忌召开高级将领参加的军事会议。
卫子令和公孙负各自的副驾端坐会场,倾听主帅发话:
“一时不察,中了敌军奸计,虽有损失,但我们兵力仍然多于对方,请你们来,制定下一步作战计划,各位,有什么计策都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