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夜略感尴尬,也只得硬着头皮解释道:
“将从中御是太宗皇帝时期传下来的规矩,将领领兵作战,须得按照中枢颁布的阵图来排兵布阵,以结真气大阵……”
“打仗哪是那么死板的?军情动向瞬息万变,哪里是一张图就能安排妥当的?而且我结了那么多次真气大阵,什么时候要阵图了?”
赵恒简直感觉离谱,“太宗皇帝会打仗吗?能听他的?高……瞎胡搞啊这是……”
差点没把高粱河车神这几个字给说出来,总得顾忌一下张相公的存在嘛。
张叔夜不好非议宋太宗,只得交了底:“韩良臣这是在耍滑头,他就怕中枢乱指挥,明里要阵图,实际上是怕中枢真给他什么阵图的……”
“还故意说反话了……韩良臣的确有点滑头,他身上毛病也多,军纪方面一直被人诟病。要不让欧阳澈到河中府看着他点?”
张叔夜沉思了片刻,道:“让陈尚书去吧,欧阳德明还是有些性情激烈,若是入韩良臣军中,怕是要起争执。陈公辅是个明理的,能栓得住他。”
“那就给陈尚书加参知军事职衔,不过前两个月只能旁听,不许发表意见。在军中至少看个两个月能看明白一些东西,再参与军议。”
赵恒从善如流,张相公自然也没意见。
话说大宋朝不知兵事的文臣胡乱指挥军事惹出的麻烦已经数不胜数了。所以现在中枢文臣进入军中参议,前两个月只旁听不发表意见已经成了惯例。
“李光是李公相的族弟?”赵恒又拿起一份奏疏,随后问道,“此人本事如何?”
张叔夜沉思片刻,说道:“本事、气节还是有的,倒是有些书生意气。”
这就说明有本事,但是本事不大,有点儿纸上谈兵的意思。
“那就给他加个清流类的官职吧,什么翰林院学士之类的。六部的差遣,张相公你看着给他安排一下,先干一段时间看看,后面拿政绩来说话。”
张叔夜已经完全习惯了赵恒的执政风格,那就是极其务实。这句“拿政绩来说话”已经算是他的口头禅了。
不过对于别人的意见,他也是能听得进去。对于自己不懂的方面,也很是慎重,而且也是能做决断的。
倒是与赵桓那种优柔寡断和赵佶那种跳脱不羁都有不同。两位先皇执政的时候,真的是让人一言难尽。
相比之下,这位摄政王绝对能称得上是一位好老板了。
“还有这个王善,心里还是有些不服气啊,抱怨没有军功……真定府到太原府,再到大同府,甚至于到河间府,那么大一块地方呢,哪里没军功?”
赵恒叹了一口气,“要不给他涨点工资?或者在东京城赏赐一套宅院什么的……话说回来军中的将领们是不是都得在东京城安排一下住处了?总不能回去开个会还得租房子住……”
“……”
……
摄政王与宰执在那里议论军国大事,走入殿中的黄一娘和曹汐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足足一炷香的时间过后,处理完了手头上的一叠奏疏,赵恒才看到小黄牵着两个姑娘在殿侧候着。
脸上泛起笑意,问了一句:“有什么事儿?”
“这位黄家小娘子的体质好像跟素娘姐姐是一样的……我怕看错,便把她带过来让郎君瞧瞧。”小黄虽然是人马之身,却也欠身一礼。
“跟素娘是一样的?又是一个霸王神体???”赵恒惊的直接起身,满脸狂喜,
“好家伙,咱们的气运那么好的吗?人间居然还会出两个这种体质?”
“霸王神体?”张叔夜文武双修,也是有修为的,听到这个词儿倒是愣了一下。
“和西楚霸王项羽一样的体质,真定府一战,揍的裂土君抬不了头的就是素娘。”赵恒匆匆解释了一句,摆了摆手:
“这些小事儿张相公你拿主意就成,真要多了一个霸王神体,金国那些护国真龙算个毛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