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锋之所以让袁同战的部队改变原来的作战路线,也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
如果按照原先的作战计划,收复这些失地没有多大的压力,只要稳稳的向前推进,那么就可以将这一路上的城池都收归麾下。
但是对于蒙古人的主力部队却没有任何影响,那些地方除了少数的地方势力之外,根本没有能够一战的军队。
只要是蒙古人的军队实力还保存完好,那么就是占领再多的地盘,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毕竟冷锋现在的军队数量有限,不可能在每一处的占领地都留有重兵把守。
虽然以他们现在的武器装备来看,只要一支几百上千人的队伍,就可以防守住一座城池。哪怕对方用十来万的部队来攻击,都不一定能够打得下来。
但是冷锋不准备这样被动防守,这些城池的防守并不需要布置重兵,军队就应该用在战斗方面。
最近冷锋在南疆的这一段时间,蒙古人的军队有所异动,虽然蒙古人在调动军队的时候很是小心,但是以冷锋布局下来的情报网,还是很容易的就查到了他们的动向。
大约二十来万的蒙古精锐军队秘密的布局到接近南方朝廷地界,那里是一处比临江城略微大上一点的城池。
以前面几次冷锋蒙古人交战的经验来看,这点数量的蒙古军队对上冷锋的军队应该没有什么威胁。
毕竟之前两次大规模的战役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哪怕就是蒙古人这边占据了绝对的人数优势,而且又有着地利之便,在冷锋的军队面前也是不堪一击。
蒙古人这一支二十来万的军队要想伏击冷锋也是不可能的,而且二十来万的军队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要想完全隐藏起来也很困难。
除非是再次遇到像之前的那处山谷一样的地形,当冷锋的军队走入山谷之中时,能够凭借高山的优势,从上面用落石进行攻击。这样一来,才可能给冷锋的军队造成巨大的伤亡。
但是通过和冷锋的军队几次交战之后,蒙古人也发现了,冷锋这边情报工作搞的非常好。往往在他们还没有弄清楚冷锋这边的情况后,冷锋就已经将他们的信息搞明白了。
而且在双方的斥候对比上,蒙古人也发现了冷锋这边培养的斥候不仅仅实力强大,而且在刺探军情方面,也比蒙古人更加专业。
虽然他们发现了这种情况,但是要想在这方面追赶上来,却是非常困难。
毕竟冷锋这边,是由他这位后世的特种兵王亲自教导,并且还编写出了专业的教材,对于这个时代不成系统的情报人员培训来说,绝对是遥遥领先的。
以蒙古人那位国师的眼光看来,他当然能够明白其中的差距。
这也是他以前没有想到的,当初在草原上的时候,以他的学识和能力,已经做到了遥遥领先于那些草原部落的人。这让他觉得,自己就是俯视草原众生的神灵。
可是现在遇到冷锋之后,他之前给别人的感觉又加持到了自己的身上。
自从和冷锋交手以来,他总有一种被压抑的感觉。
这种感觉让他们很是不爽,但是却又必须把这种不爽给隐藏起来。毕竟他在蒙古高层眼中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如果让他们觉得自己也就这么一回事,那么他的威望必定会遭受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