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护卫队的人数也不会太多,还不能够光明正大的表现出来。
比如说像临江城这样的一县之地,所有的贵族武装加起来也不过一两千人,而且还分散在好多个地主和贵族的手中。
真正让这些地方势力发展壮大起来的,还是从蒙古人和金人之间的决间时期开始。那时北方动荡,再加上天灾,很多百姓成为了流民。
由于金人和蒙古人之间的战斗越来越激烈,对于边境的管控也就形同虚设。而且双方都想着怎么样尽快弄死对方,所以对于这些流民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能够成为了流民的人,他们的身上也没有多少油水可榨。
这对于那些如狼似虎的异族士兵来说,他们除了知道杀戮,剩下的就只会抢劫。而这些流民根本就没有任何东西可抢,只要是这些流民主动的躲避他们,也懒得去理会。
甚至在双方的故意放纵之下,还将这些流民往南方驱赶而去。
连续两三年时间,南方朝廷受到了一波波的流民冲击,一开始的时候,以南方的条件还能够吸收一批流民。但是后来随着流民的越来越多,南方朝廷的官方力量已经无法容纳下如此多的流了。
于是官府开始鼓励民间收容这些流民,但是那些地主和豪强又不是傻子,他们收容这些流民又没有什么好处,根本就没有理会官府的要求。
最多也就是为了给官府一点面子,象征性的施舍了一些粮食,而后便再无动静。
这个时候南方的社会环境还是相对稳定的,那些地主豪强根本不缺少佃户,就是要收容一些人作为了长工和佃户,所需要的人数也不多。
于是官府便进一步的开放了收容流民的政策,甚至到了后,在杨广出任临江县令之后,向朝廷上书提出建议。就在南方朝廷范围之内,开放了地方势力扩充私人武装的条件,并且也给那些没有什么功名的地主们发放了功名。
首先反应过来的并不是那些小地主,而是大的门阀贵族,他们借着这次机会开始大早收容流民,特别是那些正处于青壮年龄段的流民。
哪怕就是那些没有被北方流民潮波的地方,也有人开始外出引进那些流民,甚至是还自己偷偷的制造出一些流民来。
那些真正的大门阀和贵族,他们是不缺少资源的,只要他们想,完全可以养活大量的流民。
毕竟这些流民的要求很低,只要能够生存下去,他们什么事都愿意去做。
而且在这个时候收容下来这批流民,只要稍微运用点收买人心的手段,就可以让他们感恩戴德一辈子。
那些之前还将自己的势力藏着掖着的门阀贵族,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发展麾下的武装力量了。
有的人在明面上就组建了十来万人的规模的队伍,暗地里也同样藏着不俗的武装力量。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冷锋一个聪明人,特别是那些在地方上享有特权的贵族,他们做起这些事来,可比冷锋要方便多了。
这一次蒙古人南下之后,朝廷更是放开了地方官府和势力组建军队的限制,只要他们有能力,完全可以随意组建军队,只要在地方官府报备一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