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几道专门说明了这两个多月从北方接纳了多少北方百姓。
北方居民选择来到阳翟的人比李承泽想象中的要多,原因在于即便战争一般跟百姓没关系。
他们从北方搬到了大乾,即便大乾战败了,也不过是从大乾子民又变回拓苍子民,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当然,尝到了作为大乾子民甜头的百姓,是不会再想着成为拓苍子民的。
以陈旉为代表负责农耕的官员也时隔许久上了朝,向李承泽说明农种的改良。
张仲景、吴普等人也有来上朝,因为大乾新开设了一间医学院,他们是来汇报医学院情况的。
医学院暂时没有打算铺开,只在阳翟教学,学习后愿意回到家乡就回到家乡。
负责运河和架桥的有好几人,李冰、范仲淹、滕子京和鲁肃。
由鲁肃作为代表回到了阳翟,向李承泽说明运河和防汛设施的修建情况。
并且他们还向李承泽带回了一个好消息,虽然这个消息是早有预料的。
治理好了水患的江北道和江南道完全可以成为大乾的产粮地。
广阔的平原尤其适合大规模种植,唯一的问题就是现在的机械跟不上。
虽然有龙骨水车、曲辕犁等诸多事关农业的创新,
但还是达不到大规模作业的生产力,所以目前依然只能实行传统的农耕。
朝会进行了到了下午两点左右才算结束,因为要汇报的有些多。
朝会之后,李承泽将诸葛亮、霍光、张居正、房玄龄、王猛等人留了下来,又在御书房开了一次会议。
目标是分化新任拓苍帝季星北和阎辅之间的关系,着重对象放在季星北身上。
拓苍皇朝那边的官员清查终于迎来了尾声,可惜没有查到任何与大乾有关的官员。
与其他王朝勾结的官员倒是不老少。
目的都只是为了要钱罢了。
贾诩的暗探都只是在民间,而不在拓苍皇朝的官员内部。
即便官员清查结束了,但拓苍皇朝对于可能渗透进来的大乾暗探还是有所防备。
拓苍皇朝现在对于官员的身家背景要求十分严格,尤其是在天苍城及京畿地区就职的官员。
反正贾诩一开始就没打算将暗探渗透到官员中去,现如今更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李承泽并没有让他们现在就给出对策,李承泽让他们这几天休息的时候有空想一想即可。
李承泽给了他们十天时间,想一些分化阎辅和季星北的对策。
如果可以还是要保下阎辅的性命,毕竟阎辅这种好人,可以保还是保一下。
但如果实在不行,那就属于是没有办法了,阎辅命不好,李承泽对此也不强求。
如果不求留下阎辅性命比较简单,甚至都用不上计策,贾诩自己就可以做了。
用不着分化两人的关系,
把阎辅杀了就一了百了,
还可以把这件事栽赃到季星北的头上。
他麾下的暗探方杀已经突破到了入道境,杀人主打一手效率。
由方杀去杀死一个仅有五气朝元境,且家中整日中门大开的阎辅太过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