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朝廷恐怕还有人在盯着任尚将军,若是继续这般下去。
恐怕催促下去,这位任尚将军也会做出什么错事的。”
虞诩是个很会揣摩人心的人,所以他此时已经将这任尚看得比较透彻了,对于战局的分析也是颇有几分道理。
刘隆听到之后,除了眉头紧蹙之外,也再次看向了对方。
“那你觉得,如今这西北应该如何”
“简单.兵贵精而不再多,留下二十万大军除了耗费粮草之外还有什么用处
不如换一个办法,让他们选择是在这西北继续厮杀,还是愿意归乡复员。
如今这战事吃紧,他们没有功劳而总是面临危险,若是有这个机会他们定然不会放弃。
如此一来,我们不但可以减少军费更是可以让地方恢复生产,安抚各地百姓,不至于让天下再生什么动荡了。
当然了,他们想要这么离开也不太合适,还需要让他们付出一些东西才好。
只需要每人出数千钱,然后就可以让他们回归乡里。
这数千钱虽然不少,但这军中的将士也是有不少世家子弟的,而且他们各自也有着自己的人手兵马。
最不济想办法凑一凑也是能够勉强凑出来的。
如此一来一人三五千钱,二十人就是近十万钱了。
陛下只需要在西北重新开通坊市,然后寻找些许可靠的商人让他们采购马匹。
十万钱足够才买一匹不俗的战马了。
这样二十万人我等可以才买万余精良的战马。
加上陛下身边这三千甲士,再从边军之中重新抽调万余精锐,如此便可以试着一快打快.”
“二十万人,全部遣散回乡”
刘隆听着那虞诩的话语,知道这计谋不错,也的确是一个办法,甚至是唯一的办法。
毕竟他也是经历了北疆战事的人。
知道想要在这战场上正面击溃敌人也好,还是和敌人互相厮杀也好,想要遏制骑兵的同样只有骑兵而已。
这是必须的事情。
现在北疆他们有了足够的战马,但是北疆同样也需要大量的战马,无法抽调给西北方向。
因此,想要破局还得他们自己想办法才行。
但是他没想到,这虞诩竟然要让二十万人全部回去。
二十万人虽然他们回去了这地方上是安稳了,但是这西北.
看着刘隆那不断挣扎的眼神,虞诩也知道这位陛下的想法,这西北现在都糜烂成这个样子了。
若是没有大军在身边,这位陛下的担心也的确是有道理。
不过虞诩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而是再次朝着刘隆轻声说到。
“陛下,二十万人空有数量没有办法用于厮杀,那留之何用啊
还是那句话,兵贵精而不在多啊!”
“兵贵精而不在多”刘隆此时也是再次重复着这句话,最后才缓缓点头,“那就去将笔墨取来吧,朕书信一封,送往洛阳!”
三日之后,刘隆打出自己大汉皇帝的旗号正式从任尚的手中接管大军,同时洛阳也收到了这刘隆的书信。
顿时,这朝堂上再次哗然一片。